金錢不能買的幾樣東西
不用出力氣,不用費時光,不用跑遠路,不用流血汗,不用冒危險,不用付代價,我們一信祂便已經有了新的生命。而且祂能送給我們,祂也樂意送給我們,祂更早已在那裏等候我們來接受了。這位究竟是誰呢?我在這裏要鄭重地回答說,這位就是那稱爲基督的耶穌。
王明道
不用出力氣,不用費時光,不用跑遠路,不用流血汗,不用冒危險,不用付代價,我們一信祂便已經有了新的生命。而且祂能送給我們,祂也樂意送給我們,祂更早已在那裏等候我們來接受了。這位究竟是誰呢?我在這裏要鄭重地回答說,這位就是那稱爲基督的耶穌。
王明道
信主耶穌,是很不好的。
不相信?大家看下面:
1. 信主後,不能花天酒地,出入不正當場所。
(討厭,食色性也,耶穌不知道嗎?)
2. 信主後,不能去拜其他偶像。
(可惡,聽人家說某廟很靈驗,竟然不准去拜?)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常常,我很感謝許多問問題的信徒。
透過這些問題,我才能更深入思考聖經中的真理。
我自己有小孩。小孩子有時後會很天真,但很認真的問一些信仰上的問題。
他們眼中,充滿期待,希望爸爸能回答他們的疑惑。
上帝在哪裡?為什麼我看不到?為什麼摩西可以直接跟上帝講話?
魔鬼長什麼樣子?
我信耶穌,可是我不乖的時候,是不是就會下地獄?
我信主耶穌。可是,什麼叫做信主耶穌?我怎麼知道我有沒有真的信耶穌?
我不是有過什麽感覺,聽過什麽聲音,見過什麽異象,說過什麽方言,乃是詳細查考根據聖經,因信得蒙赦罪,被稱爲義,得成聖潔,得了永生,蒙了重生,作了神的兒子,也就照樣因信領受了聖靈。這是因信獲得的,也都是在同一個時間內就已經成就了。
王明道
“衆人聽見這話,覺得紮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使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爲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的神所召來的’”(徒2∶37-39)。
佛教徒說:在外在物質世界的變動下,佛陀教導有一個絕恆常不變的自性,那就是每個人與佛無二佛性.本性是無始無終的,一切的現象都是以此為背景,是故心外求道名為外道.本性像似掉入糞坑的水晶,髒污雖覆蓋表面,但水晶本質不受染污。
答:
這是佛教與基督教相異的地方之一。
佛教相信:
有一個絕恆常不變的自性,那就是每個人與佛無二佛性.
本性像似掉入糞坑的水晶,髒污雖覆蓋表面,但水晶本質『不受』染污。
佛教徒說:無常、變動。
基督教呢?
這是佛教與基督教很大的差異點之一。
雖然我本身信基督教,但是佛教有很精采美麗的邏輯論述,這是我非常欣賞的。
基督教也承認佛教所觀察到的現象:
變動、人世間沒有恆常不變。
但是,接下來就是二者的差異點了:
非基督徒問:一個人如果一生作了千萬件善事,但只因為動過一次邪念,就該被判下地獄,而一個無惡不作如陳進興者,只要死前真心皈依上帝,就可靠耶穌的代贖上天堂,太不符合比例原則。
答: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質疑,也是很正常的質疑。
這問題,有一些關鍵的核心:
這一系列,是寫給高級知識份子未信者看的。
但是,我把它整理出來,作為已信者的教育之用。
未信者有很多族群,我們針對的重點是以高級知識份子為主。
所以很多內容,都是針對這個階層的未信者而寫。
傳福音與護教時,我發現,很多基督徒熟知自己信仰的內容。
然而,如何將這些信仰的內容,用未信者聽得懂得方式傳遞給他們?
太多基督徒在護教與福音時,動輒搬出一大堆聖經經文、一大堆基督教術語。
非基督徒問:所有的賞罰對錯,以信不信上帝為判斷標準,間接鼓勵人們在世時可以無後之憂的為惡?
這是大家很常見的質疑:
基督教的恩典太廉價了,有鼓勵行惡的可能性。
然而,在基督教的觀念中,有些部分,可以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