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脑袋中的上帝?真正的上帝?
我想像中的上帝,和真实的上帝,一样吗?
我脑袋中所以为的上帝,就是真正的上帝吗?
当然不是!
我脑袋中的上帝,受到我的环境、我的个性、我的生长背景、我的种族、、、、、许许多多东西的影响。
每个人,不管什么宗教,他们脑海中,都有属于自己对上帝的观念。
结果,你脑袋中的上帝,可能是个好好先生;
我脑袋中的上帝,却可能是愤怒的审判者。
我想像中的上帝,和真实的上帝,一样吗?
我脑袋中所以为的上帝,就是真正的上帝吗?
当然不是!
我脑袋中的上帝,受到我的环境、我的个性、我的生长背景、我的种族、、、、、许许多多东西的影响。
每个人,不管什么宗教,他们脑海中,都有属于自己对上帝的观念。
结果,你脑袋中的上帝,可能是个好好先生;
我脑袋中的上帝,却可能是愤怒的审判者。
大家常讲“自由意志”这一名词,问题是,
我们真的清楚自己所谓的自由意志,是在指什么吗?
‘圣经中’,人所拥有的自由意志,和人类自己‘想像中’的自由意志,是不太一样的。
人自己想像的自由意志,是我想做什么就可以无拘无束,不受任何限制可去做什么。
但是,我们真的拥有这样的自由意志吗?
由于奥古斯丁对人的自由做出详细分类,且此分类也为改革宗系统所采用,所以我们就用此分类来检查看看,每个人自己描述的所谓“自由意志”,是在指什么。
恨罪,爱罪人。
但是,我们却常常颠倒了,变成‘爱罪,恨罪人’
神对于罪,从不宽容。
神对于罪人,却是百般怜悯。
这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当我们在面对事情时,也常需将‘对罪严格,对罪人怜悯’的观念,
谨记在心,
而不能‘对罪宽容,对罪人严厉’。
重生不是用行为去赚取或补充,唯独因信基督被神称义。
王明道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弛的都得永生。”(约三14-15)
在这一段话中主耶稣指示尼哥底母得重生的方法。祂引用了一件古时以色列人所经历的事实,来阐明重生的要道。我们要清楚知道这一件事实,所以容我们先读这一段旧约的记载:
“他们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躁,就怨讟神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讟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民二一4-9)
圣经,是不会矛盾的。
会觉得矛盾,是因我们对圣经不够了解。
雅各书上,不断出现‘因行为称义’的观念,乍看之下,这和罗马书上‘因信称义’的观念不同。
基督教主张的,是‘因信称义’,绝非‘因行为称义’(这点千万别忘了)。
在早期教会历史上,罗马书很早就被众教会视为正典(不是一间教会,不是少数人,而是多数人)。
反而,雅各书是比较晚,才被众教会接纳为正典的。
为什么?
很简单,罗马书‘因信称义’的观念,才是符合全部新旧约的观念,‘字面上’的‘因行为称义’(做功德),则违反圣经观念。
严以律己,严以律罪,宽以待其他罪人。
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其它信徒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对‘其他信徒’,我们不能轻易因一个人‘成圣’上的缺乏,就判定他没有‘称义’。
对‘自己’,我们也不能以为已经‘称义’,就不追求‘成圣’。
这里面,牵涉到称义、成圣、论断、对象。
对于我们自己本身,绝不能只满足于‘因信称义’,我们需不断努力追求‘因行为称义’(成圣)。
因信称义,绝不是我们自己不追求成圣的借口。
但是,对于其它信徒,我们可以指出他们的错、所犯的罪,但是,我再次强调,我们不能论断,不能因其它信徒行为不好,就判定他们没得救,没称义。
这两种观念,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对象不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是合宜的。
我们不是神,单看眼前,我们怎知一个人,是不认主时的彼得,还是卖主时的犹大?
有个居高位的牧师,地位位居全国神职最高位,好比是联会总主席,或是总会议长。而且,他还设了神学院。
可是,他除了神的工作不太做之外,其他坏事都蛮认真做的。
贪爱钱财,结交权贵,和政治人物一起使坏,性好女色,和许多女性发生关系。想尽办法,陷害异己,杀害忠心于主的信徒。
他的权势与坏,是到人看到他都会发抖的程度。
这样的人,有没有得救?
这是个真实事蹟,发生在英国亨利八世时代的大主教身上。
后来,他失势了,被判死刑。
面对教会中品行不良的信徒,您真的相信因信称义吗?
教会中,总有一些品行不佳的信徒:
口嚼槟榔,出口成脏,出入不正当场所。
心地不佳,常背后说人坏话,造谣生事。
不节制口德,一生气就像泼妇骂街。
存心不良,常动脑筋,利用教会爱心,到处向会友借钱不还。
还有、、、、
再稍好一些,品行尚可,灵性不佳:
信仰不虔诚、传福音不力、不喜欢参加聚会、不喜欢读经祷告、、、
上帝还爱我吗?在我犯那么多罪之后,会不会不要我了?
不管再大的罪,没有任何一种,是主耶稣宝血不能洗净的。
不管再滔天的巨恶,也没有任何一种,是主耶稣不能赦免的。
没错,有时,犯罪之后所产生的后果,我们未必能逃脱。
但是,‘平安’,那种真正安息主怀的平安,虽然我们深处痛苦的后果之中,但却依然可以安息主怀,这是上帝应允赐给我们的。
认罪、悔改之后,上帝未必让我们逃离当初犯罪的苦果。
但是,上帝承诺对我们的爱,永远不变(‘我以永远的爱爱你’(耶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