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問:死人的靈魂會變成鬼嗎?
想請問
1.信與不信的人 死的那一刻 是否即時到天堂或地獄等待受審的那一天
2.信主的靈魂永遠不滅 不信主的人死了靈魂會不會變成鬼?
謝謝回答!
一、信與不信的人 死的那一刻 是否即時到天堂或地獄等待受審的那一天
答:
關於人死後馬上到哪裡去,這問題有兩種答案。
1. 直接到天堂地獄
想請問
1.信與不信的人 死的那一刻 是否即時到天堂或地獄等待受審的那一天
2.信主的靈魂永遠不滅 不信主的人死了靈魂會不會變成鬼?
謝謝回答!
一、信與不信的人 死的那一刻 是否即時到天堂或地獄等待受審的那一天
答:
關於人死後馬上到哪裡去,這問題有兩種答案。
1. 直接到天堂地獄
有很多弟兄姊妹會問到各式各樣的實際生活問題,
或是工作上與上司間的問題、或是這可不可做那可不可吃、
或是教會裡對誰的做法有意見、或是家人間彼此相處的問題,
好多好多這類實際生活會遇到的問題,基督徒該如何處置?
有沒有什麼樣比較簡單易懂的原則可以讓我們遵循?
這篇文章,不是要詳細講述遇到什麼事就該怎麼做,
而是簡單講述一些重要原則,使我們比較能大致上走在正確的路上,在面對各種實際生活問題時,能依聖經來處事為人。
基督徒在做事時,我們必須分清楚『應盡的本分』和『聖靈感動』這二者的差異,否則會很嚴重。
我簡單分出四種差異狀況,分別是:
1.應盡的本分:不需尋求聖靈感動,直接訴諸理性運作即可
2. 應盡的本分:不需尋求聖靈感動,就是要去做
3. 可以尋求聖靈感動
4. 一定要尋求聖靈感動
1.應盡的本分:不需尋求聖靈感動,直接訴諸理性運作即可
當我們開車遇到紅燈時,還要尋求聖靈感動,或是要等待聖靈感動,才能停下來嗎?
這些問題,是屬於『正典』、『聖經無誤』這類的議題。
在很多關於這類議題的書上,多半會提到這些問題。
我們園地『聖經無誤、解經原則』次分類夾裡,就常會介紹到這類觀念。
1. 基督教的聖經與天主教的聖經收錄的卷書不盡相同?
答:
沒錯。
基督教的聖經,天主教全部都有,但是,天主教比基督教多出了幾卷,那部分叫『次經』(或稱旁經)。
其實,不僅是面對聖經經文資料的處理而已,對於歷史資料的處理,也一樣:
抱持甚麼態度來處理?
輕率判定?還是謹慎聽取各方說法,再來判定?
既然有人提到聖經來源是會議制訂、是排除異己然後制訂出聖經。
那麼,我們就來聊聊這部分。
『聖經』、『會議』、『排除異己』,這些都是存在的客觀資料。
問題出在哪裡?
出在如何解讀這些資料?
亞當是上帝的兒子,
基督徒是上帝的兒子,
耶穌也是上帝的兒子,
所以耶穌就不是上帝的獨生子?
這就是我上面所說的狀況。
請參閱:
『聖經有矛盾?』
沒有先正確認知對方教理,而且對對方經典自行判斷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結果當然會做出很荒唐的推論與結論出來。
問題:
我有一個疑惑,就是對饒恕和赦免究竟是否等同?
在馬太18:21-35提到饒恕,林後2:1-11談到赦免,原文都是forgive,但中文翻譯卻出現兩者不同的用詞。
就我們對中文的理解:
饒恕-寬恕,寬容。
赦免-免除對犯罪的刑罰。如「赦罪」「大赦」。
基本上,赦免似乎涉及權炳,或上對下的關係。也有人說,只有神可以赦免人,人無權赦免人,因為人沒有定人罪的權炳,就談不上赦免罪。
而饒恕似乎存在於各種關係中都可行,而且不牽扯權炳的問題,而是個人意願的問題。
還有赦罪的先決條件,是要先認罪,而饒恕則沒有這樣的問題,
不知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
對此,不知該如何看待?牧者說聖經不會錯,也是,但究竟原文的意思是什麼?中文的翻譯是否妥貼?
席捲全球的經濟風暴,使失業率節節上升。
我們的工作,隨時可能不保。
在這不安的年代,我們要何處找平安?
哪裡是我們可以信賴的倚靠?
靠丈夫妻子?外遇、離婚、家暴的社會新聞,日日在媒體播送。
靠兒子女兒?遊手好閒不工作的、見錢眼開搶財產的、棄年邁父母於不顧的,遍地皆是。
大致上是最近聽說海角七號裡的佳冬教會開放遊客參觀
我想討論的是
教堂可不可以開放給片商拍攝、給遊客參觀、把大堂的鋼琴給遊客彈…等
這是屬於相對的範圍
還是絕對的?
我覺得有人因此多了個機會踏入教堂
並感到教會不如想像中那般拒人於千里之外
這當然是不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