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关于‘外部未能蒙神话语呼召的选民’(韦斯敏斯德信条)
问题:第十章“论有效的恩召”中的第三点:“另有一些在外部未能蒙神话语呼召的选民,也都照样得救。”
这里的“外部未能蒙神话语呼召”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否表达,只要是上帝拣选的,不论这人是否听过福音,他都会得救?
这和罗马书十章17节:“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该怎么解释才没有矛盾呢?
问题:第十章“论有效的恩召”中的第三点:“另有一些在外部未能蒙神话语呼召的选民,也都照样得救。”
这里的“外部未能蒙神话语呼召”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否表达,只要是上帝拣选的,不论这人是否听过福音,他都会得救?
这和罗马书十章17节:“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该怎么解释才没有矛盾呢?
这是伤心的小羊姊妹的归正分享,经征得同意,刊登出来以帮助更多弟兄姊妹。
请大家不须将注意力放在那些称赞上,而是注意那种标准的归正反应:
将上帝看为至高,将自己看为至低;
看重上帝主权,而非看重自己意愿。
传道人做教会圣工,领取金钱,这是天经地义。
旧约的祭司、利未人,无份无业,是靠信徒奉献收入来维生。
新约时代,保罗更是清楚讲明:
‘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林前9:14)
从过去到现在,教会里面,传道人领取薪水,对此,我们都无庸置疑。
但是,越来越多教会,似乎开始有一种习惯,或是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非传道人做教会圣工,也该领取金钱报酬。
这样的观念与做法,对吗?
对此问题,我必须说:
这很棘手!
我不敢说自己讲的就是对的,也请大家不要把我讲的当成绝对真理,大家参考一下便是。
最近越来越多连署与团体,抗议同性恋教育进学校。
抗议内容各自不同,焦点也不一样。
今天我要讲的,不是探讨连署、抗议这部分。
我今天不讨论改变政府政策的问题。
我要讲的,是很简单的一个观念:
管他政府政策如何、管他老师教孩子什么,问题是你身为父母,你对同性恋的立场如何?你对同性恋的圣经教导清不清楚?你如何对自己小孩进行反同性恋的自家教育?
身为基督徒,假使你从小没有给小孩子下面这些正确的观念,你就倒大楣了:
任何违反圣经的,都是错误!
很多东西,像饶恕、合一、爱心、赦免等的观念都是相通,互不矛盾,都是要在‘真理’里才可进行,不是乱七八糟,甚至把它们当作抵消‘真理’的借口,那是对这些东西最侮辱的胡说八道,即是无形中指责上帝是没有这些。上帝造地狱,不表示上帝没有这些东西,也不与这些产生矛盾!
是基于对方真正认罪悔改的前提下,才讲这些东西。上帝不是笨蛋,基督不与彼列相和!
余磊弟兄
在德国,有一个基督教的团体,在公园里举行布道活动,听众正听着台前的牧师传讲福音,这时有一个年轻人走到牧师跟前,右手举起,一巴掌就打在牧师脸上,轻脆一响,全场都惊住了。牧师还算镇定的问他:“你为什么打我?”年轻人回答说:“耶稣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另一边也转过来由他打。’我要试试看是不是真的?”牧师苦笑着说:“年轻人,你打错边了!”这是怎么一回事?牧师为什么这么说?马太福音五章卅九节确实这么说,非基督徒会质疑这种教义,连基督徒恐怕也会觉得:“当个基督徒,有必要这么窝囊吗?”
工作上,基督徒必须无条件帮人做白工吗?
假使没免费帮人做白工,就不行吗?
问题:
遇到外包的厂商在案子完成后,想要加上不用给钱的额外工作。
老实说,份量不多时我会就这样子做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
人家说吃亏就是福,但有时候吃亏与做白工之间到底要如何拿捏?
最近也遇到接案交件后,对方要我加做东西,因为做白工的部份有延迟几天因而被骂,甚至是把他自己的过错推到我身上,要我做白工负责,但却说的对我宽宏大量,并且要胁我不做完不给钱……..
上帝是否要我们原谅他人时,也要我们无限量做白工呢?
我们在工作上要负责,是否要负责到人尽满意呢?
常常觉得在职场上真的要有智慧去应对,
可是又常常因为遇到一些会让人不知所措的事,变得不懂拿捏了。
答:
问题:
第二章“论神和三位一体”中的第一点:“神是……无情欲……”,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在《加尔文要义》(加尔文出版社)上册第172页,标题为:“圣经说:神后悔是屈就我们有限的理解力”的中间部分读到这么一段:“当我们读到神发怒时,我们不应当认为在神里面有任何情感,而应当想到,这表达方式是屈就人的经验,因神施行审判时表面上就如人被惹怒生气一般。”
看来加尔文的意思是,神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祂是为了屈就人有限的理解,才会在圣经里写下那些“看来”祂是有情绪或情感的描述吗?怎么区分呢?光是情欲、情绪、情感这几个字眼,就让人搞不清楚了。
答:
这是神学上的论述,不是我们想像的那种意思。
有些词汇,我们会用一般的想法来理解,但其实不是那种意思。
所谓的‘上帝无情感’,不是说上帝不会对我们有喜怒哀乐,
因为,圣经里随便一找,都一大堆这类描述上帝喜怒哀乐的经文。
神学上说的上帝无情感,是在讲‘上帝永不改变’这领域的东西。
因此,祂不会像人类那样,情绪会变来变去、感觉会变来变去、决定会变来变去。
水看到“爱与感谢”,呈现瑰丽完美的六角形结晶;
看到“混蛋”,形成扭曲丑陋的样貌?
听到贝多芬的水,结晶光灿晕华;
听到重金属音乐,水结晶竟凌乱毁损?
听到好话,水的结晶变漂亮;
听到不好的话,水的结晶变不好?
这么多年了,还有基督徒深信这种资料,还有牧师在使用这种资料,
却不知道这种乱七八糟,而且严重违反信仰的资料,我们根本就不该使用。
这些东西,是来自日本人江本胜写的书‘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天主教与基督教有很多重大差异。
有些差异,我们很容易就分辨得出来;
但有些差异,我们却常搞混,甚至误以为天主教是宝藏。
‘主耶稣的死’就是一例。
对天主教而言,主耶稣的死,他们会花很多时间与心力,去建构‘受难的过程’的影像感觉。好比说:
这一站的受难过程是什么、摹想主耶稣受苦的景象、尽量越逼真越好、、、。
但问题是,这不是正统基督教的搞法;
更严格来讲,这根本就不是圣经的搞法;
事实上,圣经就是上帝的话,也就是说,这根本就不是上帝要我们做的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