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可傳,有道可聽,有道可信
這時代的教會與信徒,是什麼樣的光景?
無道可傳!無道可聽!無道可信!
且慢!難道我不是說錯了嗎?
教會明明就是越來越大間,人數不斷增長,教會裡各種聚會與特會一大堆,各種課程與講道不計其數。
這哪是無道可傳、無道可聽、無道可信呢?
這些教會與信徒,不是在傳「福音」嗎?
不是很多人在聽「福音」嗎?
不是很多人在信「福音」嗎?
這時代的教會與信徒,是什麼樣的光景?
無道可傳!無道可聽!無道可信!
且慢!難道我不是說錯了嗎?
教會明明就是越來越大間,人數不斷增長,教會裡各種聚會與特會一大堆,各種課程與講道不計其數。
這哪是無道可傳、無道可聽、無道可信呢?
這些教會與信徒,不是在傳「福音」嗎?
不是很多人在聽「福音」嗎?
不是很多人在信「福音」嗎?
問題:我被工作單位分發到類似廟宇的地方發消費券,我可以去嗎?
因為我的教會教導那是比較屬靈空氣不好的地方,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呢?
答:
基督徒可不可以在拜太陽神的皇室當官?
基督徒可不可以在拜異教偶像,而且宴會時會非常淫亂的皇室,當酒吧台調酒師?
基督徒可不可以在滿國遍地都是算命仙、使用邪術的術士環境中當官?
第一個,是約瑟。
第二個,是尼希米。
第三個,是但以理。
『屬靈爭戰』(或屬靈戰爭)的觀念,是聖經本來就有的觀念,也是所有歷世歷代教會原本就有的觀念。
但問題出在哪裡?
出在同樣是在講『屬靈爭戰』,靈恩派的意思卻已經和傳統教會大不相同。
傳統教會的屬靈爭戰觀念是正確的,靈恩派的屬靈爭戰觀念是錯誤的。
傳統教會的屬靈爭戰觀念:
我們知道自己是在和魔鬼作戰,但只要有這個認知就夠了,不需要整天去察看哪裡有魔鬼沒魔鬼,整天要去趕鬼驅魔。
我們根本不用去花太多時間管魔鬼的事,就算沒想到魔鬼也沒關係,直接訴諸上帝就是了。
由於不需凡事訴諸魔鬼上帝,所以我們要認真研究發展、認真盡本分。
靈恩教會的屬靈爭戰觀念:
徹底的迷信化,變成『善惡二元論』,凡事都要想到魔鬼,然後再想到上帝。信徒會認為沒先想到有沒有魔鬼,不進行趕鬼驅魔,很多事情就會無效。
問題:『若有人到你們那裡,不是傳這教訓,不要接他到家裡,也不要問他的安;因為問他安的,就在他的惡行上有分』(約二1:10-11)那靈恩派算是傳假道嗎?和他們有來往就是在惡行上有分嗎?
答:
聖經經文使用,我們常常提醒的是…………………反合性經文。
因此,『遇到傳假道的不能接待、不能問安』,是唯一的經文嗎?
當然不是!
反合性經文呢?
隨便舉一句: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6:1)
看見了嗎?
問題:我從小在長老會長大,但長老會死氣沈沈,我聚會實在沒有熱情。後來我去靈恩派教會聚會,那裡弟兄姊妹彼此相愛、聚會充滿熱情、我也重新充滿熱情、更加愛主。並且,他們除了方言以外,講道也很純正,和我們沒什麼不同。這樣,我想從長老會轉入靈恩派教會,有什麼不可以的嗎?
答:
首先,我要講一下,我也是長老會長大的,這是我所屬的宗派。
長老會確實有很多缺點,真的很像啟示錄的老底嘉教會『不冷也不熱』。
然而,在台灣,長老會算是比較未受到靈恩運動與成功神學污染的教派。
雖然長老會神學院有新派色彩,但實際牧會的牧師講道的內容還算純正。
另外,由於長老會屬於加爾文主義,看重『神的道』更甚於『人的感覺』,
所以,不太容易讓人有各種激情的體驗。
但是,許多東西,是可以改變的。
問題:一個蒙神悅納的人﹐不論處身在怎麼樣的環境,不管是在福音派還是靈恩派教會,神總會保守他的心思意念。問題在於我們對神的態度如何。
答:
是嗎?
所以,得救之後的人,可以完全不再犯任何罪?
否則他犯罪的時候,是上帝沒有保守他的心思意念?
還是說一個人永遠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會絕對對上帝抱持同一態度?
信主之後,從此就可以絕對不再犯任何罪?
傳道人做教會聖工,領取金錢,這是天經地義。
舊約的祭司、利未人,無份無業,是靠信徒奉獻收入來維生。
新約時代,保羅更是清楚講明:
『主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林前9:14)
從過去到現在,教會裡面,傳道人領取薪水,對此,我們都無庸置疑。
但是,越來越多教會,似乎開始有一種習慣,或是有人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非傳道人做教會聖工,也該領取金錢報酬。
這樣的觀念與做法,對嗎?
對此問題,我必須說:
這很棘手!
我不敢說自己講的就是對的,也請大家不要把我講的當成絕對真理,大家參考一下便是。
水看到「愛與感謝」,呈現瑰麗完美的六角形結晶;
看到「混蛋」,形成扭曲醜陋的樣貌?
聽到貝多芬的水,結晶光燦暈華;
聽到重金屬音樂,水結晶竟凌亂毀損?
聽到好話,水的結晶變漂亮;
聽到不好的話,水的結晶變不好?
這麼多年了,還有基督徒深信這種資料,還有牧師在使用這種資料,
卻不知道這種亂七八糟,而且嚴重違反信仰的資料,我們根本就不該使用。
這些東西,是來自日本人江本勝寫的書『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天主教與基督教有很多重大差異。
有些差異,我們很容易就分辨得出來;
但有些差異,我們卻常搞混,甚至誤以為天主教是寶藏。
『主耶穌的死』就是一例。
對天主教而言,主耶穌的死,他們會花很多時間與心力,去建構『受難的過程』的影像感覺。好比說:
這一站的受難過程是什麼、摹想主耶穌受苦的景象、盡量越逼真越好、、、。
但問題是,這不是正統基督教的搞法;
更嚴格來講,這根本就不是聖經的搞法;
事實上,聖經就是上帝的話,也就是說,這根本就不是上帝要我們做的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