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的願意作主門徒嗎?
您,真的願意撇下一切,背起十架,來跟隨主嗎?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
『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27、33)
這是個艱難的時代。
對台灣的弟兄姊妹而言,我必須提醒:
時代,會越來越艱難。
您,真的願意撇下一切,背起十架,來跟隨主嗎?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
『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27、33)
這是個艱難的時代。
對台灣的弟兄姊妹而言,我必須提醒:
時代,會越來越艱難。
基督徒要有愛心,所以錢被騙沒關係,被人欺詐無所謂?
身為基督徒,
如果您的錢被人騙了,該如何?
如果人家動不動就向您借錢不還,該如何?
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會陷在一個錯誤的迷思中,
以為基督徒「應該」怎樣怎樣。
但是,我們真有聖經依據嗎?
當然,大家會脫口說出這些觀念所用的經文,
但是,我們清楚知道這些經文的限制嗎?
我們清楚知道同時具「反合性」(paradox)(似乎是矛盾,其實不矛盾)的其他經文嗎?
耶穌說,人家打你右臉,你左臉也給他打(太5:39)。
在基督徒大受迫害的時代,這是一個真實的見證。
如果,我們是她,會如何?堅守信仰?放棄信仰?
最令人感動的一個例子,當然要算是第三世紀前葉的佩蓓圖(Perpetua),這個了不起的年輕貴族婦女來自北非,住在迦太基,只有二十二歲,而且才剛成為一位母親。她與她的女侍斐麗西達(Felicitas)還有其他人一起,她們甚至都還不是教會的會友,她們是才剛信基督的新信徒,正在初學教義以準備入會成為北非那裡的教會會友。這兩位年輕女子,還有幾位加入她們的男人,寧願去迦太基的競技場捐軀,而不肯背棄她們的信仰。
她在入獄之後就開始寫作。她寫道:「我們被逮補,而我的父親出於對我的愛,正試著要勸服我、動搖我的決心。『父親』,我說,『你見到那個瓶子了嗎?』」他當然看到了,那是一個盛水的盆子般的東西,所以他說,「是的,我看到了」,她就對他說,「你可以用別的名稱來稱呼它嗎?」他回答說:「當然不能」,然後她說:「那麼,請看著我。我也不能在我所是之外被以其他任何方式來稱呼,我就是一個基督徒,所以我必須忠於這個身份。」
反正就是聽上帝的聲音,有那麼難嗎?難在哪裡?
難在一旦誤判,輕則事後後悔,重則造成嚴重後果。
反正就是聽上帝的聲音,有那麼難嗎?
這東西,說簡單是簡單,說難,還真難。
難在哪裡?
一旦誤判,輕則事後後悔,重則造成嚴重後果。
我用實例來探討好了,這樣比較能幫有此困擾的兄姐進入狀況。
假如您是男生,現在喜歡上一位女生,想知道是不是該和她結婚,
此時,出現一個聲音『和她結婚』。
請問,這時判斷這聲音是不是來自上帝,重不重要?
有異象,就比較好等。沒異象,就不好等。
是這樣嗎?
挪亞等待一百二十年。因為,上帝給他清楚的命令,清晰的異象。
所以,他等得下去。
是這樣嗎?
所以,亞伯拉罕等不到以撒出生,先與婢女夏甲生以實瑪利,是因為上帝沒告訴他?
還是上帝告訴他,但他太軟弱了?
很不幸的,聖經竟稱這樣的人是『信心之父』。
所謂的信心之父,也不過如此,我才不會那樣軟弱,
是什麼樣的信仰,這樣讓他願意持守下去?
難道,他看不到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從上帝交代開始,到洪水毀滅為止,共一百二十年。
挪亞一直在準備,傳道,準備,傳道。
準備方舟,
傳洪水將來的道。
我不知,這一百二十年他是如何度過的?
洪水來時,只有他一家八口得救,連幫他造船的工人,都沒得救。
方舟,不會從天上降下來。
方舟,是要人去做的。
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沒有?為什麼禱告無效?為什麼上帝不聽我禱求?
當我還是孩子,
我很希望有一匹馬。
可以像西部牛仔一樣,騎在馬上奔馳,奔向原野的呼喚。
我不敢告訴別人,不敢告訴父母。
我很認真,很虔誠的祈禱,每天都為此禱告:
求上帝賜我一匹馬。
您看過什麼叫孩子渴望的眼神嗎?
看過什麼叫孩子期盼的臉龐嗎?
上帝可不可以讓我因為考試作弊被抓,突然想起小時主日學教過向耶穌禱告有效,因此做禱告後,老師不處罰,因而信主?
一直很不喜歡去碰觸這議題的。
因為,這很容易把上帝對錯誤情形的憐憫與恩典,讓人誤以為錯誤是正確,或是視為慣例與常態。
但是,由於常有信徒對此有偏差的觀念,
所以,我不得不出來做出提醒。
上帝可不可以讓人因為下面這些原因信主?
1、考試作弊被抓,突然想起小時主日學教過向耶穌禱告有效,因此做禱告後,老師不處罰,因而信主。
2、一個無神論的老師,用嘲笑的觀念來講解聖經,但某人卻因此聽了信主。
3、因為生病不會好,有天看到耶穌的照片,向耶穌照片膜拜禱求,結果病得醫治,因而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