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的愿意作主门徒吗?
您,真的愿意撇下一切,背起十架,来跟随主吗?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26、27、33)
这是个艰难的时代。
对台湾的弟兄姊妹而言,我必须提醒:
时代,会越来越艰难。
您,真的愿意撇下一切,背起十架,来跟随主吗?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26、27、33)
这是个艰难的时代。
对台湾的弟兄姊妹而言,我必须提醒:
时代,会越来越艰难。
基督徒要有爱心,所以钱被骗没关系,被人欺诈无所谓?
身为基督徒,
如果您的钱被人骗了,该如何?
如果人家动不动就向您借钱不还,该如何?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会陷在一个错误的迷思中,
以为基督徒“应该”怎样怎样。
但是,我们真有圣经依据吗?
当然,大家会脱口说出这些观念所用的经文,
但是,我们清楚知道这些经文的限制吗?
我们清楚知道同时具“反合性”(paradox)(似乎是矛盾,其实不矛盾)的其他经文吗?
耶稣说,人家打你右脸,你左脸也给他打(太5:39)。
在基督徒大受迫害的时代,这是一个真实的见证。
如果,我们是她,会如何?坚守信仰?放弃信仰?
最令人感动的一个例子,当然要算是第三世纪前叶的佩蓓图(Perpetua),这个了不起的年轻贵族妇女来自北非,住在迦太基,只有二十二岁,而且才刚成为一位母亲。她与她的女侍斐丽西达(Felicitas)还有其他人一起,她们甚至都还不是教会的会友,她们是才刚信基督的新信徒,正在初学教义以准备入会成为北非那里的教会会友。这两位年轻女子,还有几位加入她们的男人,宁愿去迦太基的竞技场捐躯,而不肯背弃她们的信仰。
她在入狱之后就开始写作。她写道:“我们被逮补,而我的父亲出于对我的爱,正试着要劝服我、动摇我的决心。‘父亲’,我说,‘你见到那个瓶子了吗?’”他当然看到了,那是一个盛水的盆子般的东西,所以他说,“是的,我看到了”,她就对他说,“你可以用别的名称来称呼它吗?”他回答说:“当然不能”,然后她说:“那么,请看着我。我也不能在我所是之外被以其他任何方式来称呼,我就是一个基督徒,所以我必须忠于这个身份。”
反正就是听上帝的声音,有那么难吗?难在哪里?
难在一旦误判,轻则事后后悔,重则造成严重后果。
反正就是听上帝的声音,有那么难吗?
这东西,说简单是简单,说难,还真难。
难在哪里?
一旦误判,轻则事后后悔,重则造成严重后果。
我用实例来探讨好了,这样比较能帮有此困扰的兄姐进入状况。
假如您是男生,现在喜欢上一位女生,想知道是不是该和她结婚,
此时,出现一个声音‘和她结婚’。
请问,这时判断这声音是不是来自上帝,重不重要?
有异象,就比较好等。没异象,就不好等。
是这样吗?
挪亚等待一百二十年。因为,上帝给他清楚的命令,清晰的异象。
所以,他等得下去。
是这样吗?
所以,亚伯拉罕等不到以撒出生,先与婢女夏甲生以实玛利,是因为上帝没告诉他?
还是上帝告诉他,但他太软弱了?
很不幸的,圣经竟称这样的人是‘信心之父’。
所谓的信心之父,也不过如此,我才不会那样软弱,
是什么样的信仰,这样让他愿意持守下去?
难道,他看不到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从上帝交代开始,到洪水毁灭为止,共一百二十年。
挪亚一直在准备,传道,准备,传道。
准备方舟,
传洪水将来的道。
我不知,这一百二十年他是如何度过的?
洪水来时,只有他一家八口得救,连帮他造船的工人,都没得救。
方舟,不会从天上降下来。
方舟,是要人去做的。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没有?为什么祷告无效?为什么上帝不听我祷求?
当我还是孩子,
我很希望有一匹马。
可以像西部牛仔一样,骑在马上奔驰,奔向原野的呼唤。
我不敢告诉别人,不敢告诉父母。
我很认真,很虔诚的祈祷,每天都为此祷告:
求上帝赐我一匹马。
您看过什么叫孩子渴望的眼神吗?
看过什么叫孩子期盼的脸庞吗?
上帝可不可以让我因为考试作弊被抓,突然想起小时主日学教过向耶稣祷告有效,因此做祷告后,老师不处罚,因而信主?
一直很不喜欢去碰触这议题的。
因为,这很容易把上帝对错误情形的怜悯与恩典,让人误以为错误是正确,或是视为惯例与常态。
但是,由于常有信徒对此有偏差的观念,
所以,我不得不出来做出提醒。
上帝可不可以让人因为下面这些原因信主?
1、考试作弊被抓,突然想起小时主日学教过向耶稣祷告有效,因此做祷告后,老师不处罚,因而信主。
2、一个无神论的老师,用嘲笑的观念来讲解圣经,但某人却因此听了信主。
3、因为生病不会好,有天看到耶稣的照片,向耶稣照片膜拜祷求,结果病得医治,因而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