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8:32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 »
2006年07月11日教會流行觀念

8,278 views

為什麼這時代需要歸正福音運動(三)(轉貼)

歸正神學不是搞宗派。這一個真理,是每一派共有的。而且,把每一派帶回最純正的聖經信仰。

今天,我們不單做一個領受恩典自我享受的人,我們要在神的恩典中,看見神在我們身上有什麼旨意;神所賜給我們的機會跟恩賜,我們應當怎樣去使用。然後,在這個時代中間,我們應該作什麼有永恆價值的工作。

改教時期,就是十六世紀的時候,改教家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把福音傳給世界各地的外族,這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歐洲自己要持守信仰,需要紮根、需要付很大的精力,所以沒有辦法顧到太多。

第二個原因,對傳福音的使命的覺悟並不是太熱切。

但是,每一個時代都有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

那麼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這三個職份是什麼關係呢?

就像母親生孩子;然後呢,父母養大孩子;然後呢,老師教導孩子。

生孩子、養孩子、教孩子。

生孩子的像傳福音的;養孩子像牧師;教孩子像教師。

請你注意下面的話,凡是一個教會三樣都做的,一定是正統、正常、健康、復興的教會。

如果一個教會一直傳福音,傳了以後,也沒有牧養也沒有教導,就散沙一盤。

不但如此,一下子生了就夭折。

如果一個教會,有傳福音,有教導,沒有牧養,那麼很多的羊都不健康。

如果一個教會有傳福音,有牧養,沒有教導,信徒沒有辦法「深知我所信的是誰」。所以,如果這三樣都做的時候,教會是會興旺起來的。

那麼歸正運動、歸正教會、歸正神學缺乏了什麼?

就是缺乏了福音的傳揚。

當歸正跟福音結合的時候,就是信仰跟傳揚的平衡、就是教義跟我們為主作見證的平衡、就是神學跟佈道的平衡。

神學是建立根基,佈道是對外傳揚,信仰是我們靈性的骨架,但是傳福音是我們屬靈生活的活潑外在表現。

我們有純正的信仰要向下扎根,我努力傳福音要向上結果。

我們要有紮實的信仰,我們要走歸正神學的路線。

我們要真正活潑有力,生生不息,我們要努力火熱傳福音。

歸正運動加上傳福音的時候,就是歸正福音運動。

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今天講台講的東西,是多忠於上帝?多順服聖經的真理?這是很重要的。

真理、純正的信仰,應當成為教會最先考慮,最先關心的事情。

所以,在西方的傳統裡面,教會一定要有很清楚的confession。

但今天很多的教會,他們都沒有confession(信仰告白),甚至連使徒信經都丟掉。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歸正福音運動定下信仰的準則,爭取福音的熱忱,把兩樣結合起來,使教會照樣走在正軌裡面。

當歸正福音運動推廣到所有宗派,所有基督徒,都注意的時候,那我們就等候、就盼望,歸正福音時代來臨。

我領受這個異象,拼命做這工作,栽種這個種子,我就把這個火把交在你的手裡,我們每一個人都熱心、都真誠、都犧牲來做好這個大工。

現在,我要稍微給你看一些教會歷史,信仰怎麼變化,教會怎麼衰弱,各種錯誤的運動怎麼危害上帝的兒女。

十五世紀的時候,天主教帶來了許多與聖經相違背的教訓,就使許多真正愛主的人,心中痛苦如同被火燒一樣。

到了十六世紀的時候,改教運動就在歐洲,如火如荼地焚燒起來。德國的馬丁路德;瑞士的慈運理;法國的加爾文;英國更早以前的Wycliffe(威克理夫);在捷克,更早以前的John Hus(約翰胡司)。

慢慢、慢慢,就把他們忠於聖經的火熱,燃燒給他們的百姓。

Wycliffe(威克理夫)沒有成功改教,John Hus(約翰胡司)沒有成功改教,馬丁路德成功改教,結果他幾乎要付出生命的代價被暗殺,但上帝保守他。

他做了一個很大的工作:把天主教錯誤的傳統,整個拆毀下來。

然後,上帝用加爾文,把新教的信仰系統整個建立起來。

所以,改教運動在歷史上,有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已經對你說了,這五大精神:Sola Scriptura(唯獨聖經),Sola Gratia(唯獨恩典),Sola Fide(唯獨信心),Sola Christo(唯獨基督),Soli Deo Gloria(唯獨榮耀上帝)。

這個運動發展以後,馬丁路德的系統,變成了信義會、變成了路德會、崇真會、巴色會、巴門會…。這些都是從路德影響下來的。影響的範圍在德國、在丹麥、在挪威、在瑞典,這些北歐的地方。

那加爾文宗呢?他影響了蘇格蘭、荷蘭、法國的一部份、瑞士,這些地方就變成了長老宗,Huguenots、Reformed,這些都是加爾文影響的。

但是,神學系統的建立,後來更重要的不在路德宗,是在加爾文宗裡面。

所以,歸正神學,嚴格地說,就指從日內瓦,發展到全世界長老宗的思想裡面,這就變成Reformed Theology(歸正神學),Reformed Tradition(歸正傳統)。

那麼,歸正神學不單影響長老會,它影響一半的衛理公會,因為衛理公會的創辦人有兩個,一個是John Wesley(約翰衛斯理),一個是George Whitfield(懷特菲爾德)。George Whitefield(懷特菲爾德)是相信Reformed Theology(歸正神學)的衛理公會的創辦人。

歸正神學又影響了聖公會。在聖公會的歷史中間,有許多偉大的神學家,都受了長老宗的,Reformed神學影響。到了廿世紀以後,你看見最大的兩個人,這兩個人現在都還活著,一個叫做John Stott(斯托得),另外一個叫做J.I. Packer(巴刻),這兩個人都是歸正神學的大將。

在英國還有一派的思想,叫做清教徒,英文叫做Puritan。到廿世紀,一位偉大的神學家,也是解經家,他的名字叫Martyn Lloyd Jones(鍾馬田),他的神學,是清教徒的神學,清教徒的神學是Reformed Theology(歸正神學)。

所以,你不要說,唐牧師到香港來搞宗派,不是的。

這一個真理,是每一派共有的。而且,把每一派帶回最純正的聖經信仰。

好,這Reformed Theology(歸正神學)不單影響了聖公會,影響了清教徒,影響了衛理公會,也影響了浸信會。

十九世紀浸信會最大的神學家A.H.Strong,He is very strong。只有一件他不strong,他的「基督論」有一個很大的錯誤,耶穌基督有責任來擔當人的罪,這不是聖經的教訓。他被捲入人的罪的裡面,所以他有責任來拯救人脫離罪。連浸信會很多會友,都看出這句話不對。所以,A.H.Strong was very strong,except this point。那他的思想那裡來的呢?Reformed Theology來。還有廿世紀最大的浸信會神學家之一,Bernard Ramm。他的神學是什麼呢?Reformed神學。

所以,歸正神學不是單單歸正的宗派擁有的。

歸正神學是各宗派最有思想的人,都承認它的偉大的地方。

所以,教會一個很重要的方向,甚至可以說唯一的盼望,就是,當大家真正研究、了解、深入回到Reformed Theology(歸正神學),來認識聖經,那你的前途就很穩定。

那麼教會的這個歸正神學運動,乃是把信徒信仰的根,好像鋼筋水泥一樣建立起來,這就很不容易動搖。

當十六世紀的Reformed Theology(歸正神學),慢慢影響了這麼多的地區。

在荷蘭,一百年之後,產生一個反對「預定論」的神學家叫做Arminius(亞米紐司)(或譯:阿民念),他也是Reformed Theology裡面的人。

後來,為了他提出來的反對,荷蘭的歸正教會開了一次的會議,很多教會的牧師、長老,對聖經有真正研究而明白的人,他們聚集開了Synod of Dort,就是「多特會議」,用兩年八個月,思考、辯論、分析、討論。

兩年八個月之後,Synod of Dort作了一個結論,人就相信「預定論」。

然後,就把Arminius(阿民念)的思想當作是錯誤的思想。

我非常佩服,為了不同的信仰觀念,開會開兩年多。

今天的教會,對信仰糊塗、對信仰放鬆、對信仰妥協、對信仰是完全很隨便的態度。

從前的基督徒不是如此,他們嚴謹地研究真正信仰合乎聖經的是那一種。

「多特會議」,是關於救恩論、預定論、很重要的一件歷史事件。

從此以後,那些真正嚴謹的歸正神學家,他們就用這種忠於聖經的精神,把信仰傳到廿,廿一世紀。

所以,歸正信仰是基督教信仰的中流砥柱。

這個基督教的信仰,在世界潮流的思想中間,是完全與世人的思想不一樣的。

我們看世界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跟基督教的思想是不一樣的。

因為,基督教的思想,是從神的啟示,產生出來的信仰體系,而其他的思想,是墮落的人的頭腦,產生出來的一種潮流。

那麼,基督教信仰的這個潮裡面,有天主教的這個潮流、有新派的潮流、有靈恩派的潮流、有福音派的潮流、有獨立教會的潮流,各種各樣不一樣的潮流。

我要告訴你:在基督教信仰中間最重要的主流,那個主流不偏不倚,繼續不斷忠心於上帝的話語。

這個主流是什麼呢?就是「歸正神學」。

它在眾說紛紜的中間,忠心地、很正直地、很恆切地守住Sola Scriptura(唯獨聖經)的路線。

我們是用這種神學來對你們解經的,我們要把你們帶進這個主流的思想裡面。

然後,你們受了這樣的教訓、上過這樣的課程、對聖經有這種的了解,你們無論在歸正教會,或者你們在浸信教會、在聖公會、在路德會,我不管。

你應該有這種為真理爭戰的心,持守基督教的信仰,在各地方為真理作見證。

然後呢,你們用這種精神,加上努力傳福音來影響世界。

這個基督教思想中間的主流,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傳統?

是!

是不是很大量的影響呢?

不是!

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注重量,但他們在量的發展上先妥協了質。

但是我們一定是永遠持守本質,絕對不妥協。

所以應當講的話,我們會勇敢講;

應當責備的事,我們會勇敢責備;

應當犧牲的,我們一定肯犧牲。

因為這個精神,就是聖經所說的:

你要竭力為所給你的真道而爭辯,你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

到了十六世紀,改教運動完成以後,十七世紀,有沒有危機來呀?有。

第一個大危機就是腐敗的生活、沒有聖潔的靈性,侵犯改教運動的教會。

信仰對不對?對。

行為對不對?不大對。

為什麼?

因為對信仰的重點,跟全面性,沒有真正的了解同把握,所以誤解信仰,產生偏差,特別是路德宗。

路德宗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什麼呢?「因信稱義」,這是馬丁路德最大的發現。Justified through faith,我們是藉著信,因為耶穌的寶血而稱義。

那麼,一百年以後呢?「因信稱義」囉,所以行為不要緊囉。

既然我信了,我的行為亂七八糟不要緊,我「因信稱義」嘛。

一百年以後,在路德宗的地區,就產生一個反對這些敗壞的生活,卻持守所謂「純正信仰」。這種反對偏頗,這種不平衡的教會的會友的運動,叫做Pietism (敬虔主義)。

敬虔主義到底要教導什麼呢?

基督徒不單是因信稱義,基督徒要過聖潔的生活;基督徒不單從前信主悔改了,基督徒要常常悔改;基督徒不單參加聚會跟人一同禱告做禮拜,基督徒自己要在家有讀經禱告的私人靈修;基督徒不單自己領受赦罪之恩,基督徒要為上帝傳福音。

這幾件都是很好的:聖潔生活、親自靈交、努力傳道。

所以,這就對改教運動的教會帶來了復興的靈性,也就是聖潔生活的復興,傳福音火熱的復興。

但是敬虔運動有幾個大缺點:注重個人,忽略教會整體;注重感受的經歷,忽略信仰的統一;注重小組的成立,忽略整個教會共同的益處。

所以,就變成在教會中建立小教會,這叫做church within church。

他們對教義也不大清楚、不大注重。

它的重點就是個人要聖潔,最好不喝酒、不賭博、不抽煙、不這個、不那個,有聖潔敬虔的外貌,他們敬虔的實意有多少不大知道。

但是,這個Pietism(敬虔主義)第一次在路德會中間刺激海外宣道的復興的工作。

Pietism(敬虔主義)在這些家庭裡面,產生了兩個重要的人物,一個是Johann Sebastian Bach(巴哈),另外一個就是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士萊馬赫)。

巴哈把這敬虔的實意放在音樂的創作裡面。

巴哈是路德宗的會友。他作Cantata以前,他一定跪下來禱告:主耶穌呀!祢要幫助我。然後存著為上帝而作的心,每一個音、每一個拍子、每一個節奏、每一段、每一曲,都用最深的心思,寫出最好的東西來,要給上帝。這樣,他一生一共作了兩百多首Cantata,大部份是為了讚美上帝的。當他寫、寫、寫完了以後,他再跪下來,然後簽自己的名字,簽完以後再加上:Soli Deo Gloria(唯獨榮耀上帝)。所以,他真正為榮耀上帝活在世界上,真正為上帝而作音樂。

這個敬虔主義產生第二個不大好的人,這人叫做Schleiermacher(士萊馬赫)。

為什麼我說不大好呢?

注意聽呀,他是新派之父。

因為敬虔主義不注重教義,只注重感情。你要聖潔、你要與神有靈交、你要真正的追求火熱。

這些感情就配合當時一種文化運動,叫做浪漫主義,就是很自由地發揮個人感情的想像。

當浪漫主義來到的時候,文學很浪漫地表達個人的感情,音樂很浪漫地表達個人的感情……神學浪漫主義者也就是敬虔主義者士萊馬赫。

士萊馬赫為什麼變成新派之父呢?

因為,他對聖經裡面所有重要名詞的解釋,都用他自己自由發揮的浪漫情操去表達:

什麼叫做聖靈的啟示?就是眾聖徒對聖經共同的靈感,叫做聖靈的啟示。所以沒有聖靈的,只要你的靈感這樣,大家共同的靈感,就叫做聖靈的啟示。

什麼叫做罪惡呢?聖經說罪惡就是與上帝隔絕。士萊馬赫說不是,人與人隔絕就是罪惡。所以,他是完全不同的解釋法。

什麼叫做悔改?離開低級的思想狀態,進化到高級的思想狀態叫做悔改。

為什麼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呢?因為衪非常親近上帝,能夠表彰祂榮美,所以可以把祂叫做上帝的兒子。

這樣改教時期奮鬥得半死,所爭取、所持守的純正信仰,一給他解釋,全部爛掉。那他以後呢,就產生了很多不同的解釋法,把聖經的真理改頭換面。

當然,士萊馬赫有他偉大的地方,但他裡面的才華,沒辦法建立一個純正的信仰。所以,那些有恩賜有才幹的人影響教會的時候,很多人欣賞,但信仰慢慢衰弱下去,你看危險不危險呀?

士萊馬赫告訴我們什麼叫做宗教,宗教就是心靈裡面對絕對者完全的依靠,叫做宗教。那種依靠絕對者的感情,叫做宗教情操。

他把歷史上所有的名詞都加以完全不同的解釋。

其實他的意思是什麼?你不要用理性來反對我,因為我的宗教不在理性範圍,我的宗教是在心靈的範圍。

有很多人認為,他救了宗教一命。因為,他把宗教從「理」的範圍帶到「情感」範圍。

接下去,另外一個人叫Albrecht Ritschl(立敕爾)。

他說:科學沒有辦法打到宗教,因為科學不過擺明事實,沒有辦法定價值,那是宗教的範圍。

他也不把宗教放在心裡,他把宗教放在「價值系統」裡面。

所以,你沒有辦法把他的宗教打下去。

那個時期,德國、法國、意大利,都出了一些重新解釋耶穌的神學家、文學家。英國也有這樣的人,當時的歐洲呢,理性主義抬頭,懷疑主義抬頭,加上英國的經驗派哲學家,Empiricists:John Locke(洛克),David Hume,Berkeley,還有Francis Bacon,Thomas Hobbes,這些的人,他們產生的理論:

一切一切的知識一定透過五官開始進入,凡是我五官所能經歷的,是真實的。

他們用這個辦法,重新估價基督教,開始許多的懷疑。

所以,改教以後,兩百年裡面,你看見很可怕的事情發生:

裡面的新派、外面的懷疑、仇敵的攻擊,使整個基督教差不多完全毀滅了。

經過五百年以後,現在的歐洲禮拜堂空空的。

為什麼呢?因為除了那些真正持守信仰的人以外,其他的人一步一步地完蛋了。但我告訴你:我就是那種青年,那種攻擊基督教、懷疑基督教、抵擋基督教、撤毁基督教的青年。

但上帝用Reformed Theology(歸正神學)把我建立起來,又把Reformed Movement(歸正運動)跟 Evangelical Movement(福音運動) 放在我身上,我一定要把歸正福音運動,推動到全世界,直到有一隊很強的軍隊成立,然後我才甘願死。因為這不是開玩笑的事,「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必要過去,唯獨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永遠長存。」

是你嗎?是我嗎?

到了十九世紀的時候,更多的思想家反對上帝。

那麼十九世紀反對上帝的思潮裡面,最重要是什麼呢?

就是存在主義、共產主義、進化論、邏輯實證論,這四大派圍攻基督教。

所以除了真正有信仰的人,能站立得住之外,很多教會就垮下去了。

這樣:歸正運動不但是需要的,是一定要的,而且是唯一可以站得住的。

這五百年以來,證明這個運動不妥協,證明這個神學有基礎,證明這個運動裡面的「知識論」足夠力量反抗所有的思潮,而且歸正福音運動的能力,可以叫很多人,降服在耶穌基督的真理之下。

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有一個德國人叫做Ferdinand Christian Baur,他發起了Tubingen School Movement(杜賓根學派運動),就是Tubingen 的學派,變成新派的大本營。

為什麼呢?

因為它不相信基督教傳統裡面所有最重要的教義;不相信舊約跟新約的統一性;不相信耶穌基督是神的獨生子;不相信一定要接受祂是童貞女所生的。

所以,這些最重要的教義慢慢就丟掉了。

這期間產生兩種文學的方法論。第一種叫做Lower Criticism(低等批判),第二種叫做Higher criticism(高等批判)。

Lower criticism(低等批判)要查出到底那一個聖經版本是最可靠的,我們的聖經真是從那裡來的。

但到了Higher criticism(高等批判)的時候,就懷疑這些聖經是不是那個人寫的?這幾本聖經是不是那個時代的作品?……聖經是上帝話語的權威就丟掉了。

不單外邦人這麼講,教會裡的人也這樣信,教會就動搖了。

那麼,到底哪個對?

因為你不相信神,所以你不相信神有先知,也不相信神超越歷史,可以把以後的事告訴你。

靈恩派的潮流來,大家跟靈恩派,靈恩派的領袖說聖靈來了,你就哼哼倒下去。請問教會要到哪裡去?

教會廿年後變成什麼?

如果你沒有打根基,如果你沒有骨頭,你怎樣站起來呢?

但是誰可以給你這個骨頭?誰可以給你一個根基?

我今天告訴你:唯有歸正福音運動,可以保證教會順從聖經,相信唯獨聖經,你不會動搖。

Sola Scriptura(唯獨聖經)!

我絕對不是亂講。因為我很痛苦掙扎才回到耶穌基督,我是從來不要信耶穌的人,我不會隨便跟人家信。我要求上帝給我看出祂是神、祂的話是真理、祂的耶穌基督是救主。然後,我戰兢奉獻自己,為主的道爭戰到死。

我到你們中間來講道,不是來討好你,不是來填你的時間,

我來裝備一批天國的精兵,我來呼籲一批為主犧牲的勇士。為教會的前途站立得穩,建立你的骨氣、你的架構,有信仰,把神的道傳揚,向下扎根、向上結果。

唐崇榮牧師

日志信息 »

评论已关闭。        

相关日志 »

没有评论

抱歉,评论被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