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8:32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 »
2017年08月30日護教與福音

9,771 views

基督教符合『宗教都是勸人為善』這句話嗎?

所有名門正派的宗教,都具有勸人為善的部份。
那麼,基督教符合『宗教都是勸人為善』這句話嗎?
就某個角度來說,答案是——–YES。
因為,基督教確實有大量要人行善的教義。

但就另一個角度來說,答案是——NO。
因為,假使去除了『因信稱義』的教義,
基督教就不再成為基督教。


人是無力行善的。
人的罪,早就污染我們的每一個層面,連良心、理性、道德、、通通都污染了。
我們早已死在罪惡過犯之中,無力行善。
沒有人有能力行出『上帝標準』的善。
人所行的善,在上帝眼中,不過是破爛的衣服、枯乾的樹葉。
唯有靠著『信耶穌』,也『唯獨』靠著信耶穌,人才能從罪惡中活過來,
獲得行出真正善行的意志與力量。

世上其他正派宗教,確實都是勸人為善。
但基督教很特殊,強調的是『行善不能使人得救』,
反而必須『信耶穌而得稱為義,才能使人得救』。
這一點,千萬不要忘了。
假使我們忘了『因信稱義』這一點,
那麼,基督教就喪失其獨特性,變成和一般宗教沒什麼大差別了。
假使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差不多,那沒什麼值得特別來信的。
因為,要比高言大智,一大堆比基督教高言大智多了;
要比神蹟奇事,一大堆宗教都有;
要比行善捐輸,基督教恐怕還要瞠目結舌呢。
但是,唯獨『因信稱義』———–唯獨信耶穌才能得稱為義,
這卻是基督教和其他宗教截然不同之處。

小小羊


#1 Brandweer 於 2017/08/31 12:36

Brandweer
小小羊弟兄 平安,

小弟認同此文,冒昧前來補充,總結 羊兄部分舊文,以幫助部分信徒理解「基督徒行為道德品質低劣」等問題。

若有不妥,不符聖經,觸犯歸正神學,污染 貴園地,懇請 刪除。

聞 羊兄曾有一文,

基督徒行為同不信者一樣爛。

若基督「徒」或自稱/冒充基督徒人士之不合聖經行為,教導,如同「瞎子領瞎子」,導致絆倒未信者,基督徒/冒充者一方(未必為長老,監督,小組長,老師,官員,警察,公司主管等權柄/權力人士,「平」時行為,或要求上報紙,屬於廣義之「教導」,故可比照對長老監督之要求)違反「羞辱主名」,「兩樣砝碼,雙重標準」,「教外好名聲」,「無可指摘」等經文,此事中非基督徒一方,則有因「個人恩怨」而痛恨基督信仰之「不成熟」表現。「兩人」「皆」於此事有罪,有錯,有大禍啊。

然非基督教信仰,確有「極大普遍恩惠」,甚至於「非得救」領域,行為更加合乎聖經,確有「使得世間延緩敗壞(延緩敗壞,不排斥預知+積極消極雙重預定)」之效用。基督徒仍不得「以愛人之名,胡亂合一」,正如「可『自由選擇』狀態下,『無特別信仰』學校**基督徒教師可否教導靜思語」一系列文章中有提到,參與「異教主導之救災」,或在宗教性「較弱」之「慈濟醫院」工作,未必錯誤。

而在強宗教性,要求「強烈認可」與聖經「矛盾」之異教思想場合當委員,或聖經與藥師經混用禱告,或是他種「愛父母子女,任意有誤他人,國家,鄉土,文化等大於愛無誤上主」一定為「有罪有誤」。

另分享小弟「個人」部分理性經歷。

我本人筆名Brandweer,含義即為「消防局,撲滅教會或家庭子女中不合聖經行為道理火災,救急救災」。小弟於慕道友階段,堅持「邏輯無矛盾」,自身失敗,認真上課後考試依然被當等問題何解,「成功神學」「人定勝天」等已被踢爆。故認為「假」定唯有聖經無誤,無矛盾,耶穌基督無誤為基本假設,以歸正神學體系,可解釋為何自身非心想事成,又非次次妙手回春,而努力,本份二字仍不可或缺,結果決定權「不在我」,或「見不賢自省」,「三省吾身」,自身為何難以積極仿效等問題。

小弟從開始閱讀唐崇榮牧師,韋斯敏斯特要理問答,加爾文基督教要義,與 貴園地文章,理性背誦基督信仰基本道理,常見質疑基督信仰之回答,最終開始參加禮拜,到徹底確認自身接受基督信仰,仍有大段距離。此處之情形「超越邏輯,而不違反邏輯」,略去。

現在我很不幸,還無一次踏進位於台灣之教會,對台灣情形,除教會網站常見教導外,尚了解不多。然於歐洲華人教會,英語教會,甚至自身家(不位於台灣)所在之教會參加多場禮拜,與弟兄姊妹提到信仰,發現其境況多為「不樂觀,不樂觀,不樂觀」。

P教會曾有一牧師要求不可質疑牧師,而Q教會拒絕閱讀我禱告紙條中「痛斥不合聖經虛假教導」內容,以愛之名,去除聖經公平正義部分。與其他平信徒分享歸正信仰(含基督教與異教之重大不同),亦多使得其他弟兄姊妹語塞,故慘遭排斥。社會中夾雜佛教或新時代運動,成功神學之格言集,以愛之名,神功護體,講一半真理,混雜人本主義(所有異教無視全然敗壞之共同結果)亦時有流傳於華語信徒圈中。最終,小弟只得逃離部分教會!

若需找教會,必須唯獨聖經,唯獨基督,以聖經檢驗再檢驗。莫讓教會,或社會偏差(其實一切異教異端,「積極」背離聖經,無論律法主義,諾斯底主義禁慾縱慾,不以聖經斥責之罪過為罪過,必然滑向人本主義,以有誤之人或自身感覺,「墮落」理性為偶像),於「教」會或家庭「子女」中,荼毒稚嫩的初信者或慕道友啊!

正如此改詩:

尋公理/蜀相

人間公理何處尋?惡風滾滾木森森。
村前污水無亮色,城外毒煙盡灰塵。
上主全開正義路,真神大敞天國門。
基督十架身先死,長使青衫淚滿襟。

–Brandweer弟兄

**按:「公立」學校「未必」等同於「無特別」信仰。 羊兄原文之「公立」學校,自身以為需排除部分回教為「國教」之國家,規定公立學校必須要求學生「認可」回教思想,並「積极參与」回教儀式,或極端世俗化,無神論,物質決定一切,社會主義,或北韓主體思想等「自」稱並非宗教,而實際傳播「不符」聖經理念,設立偶像,且已成為某些地點官方「國教」,甚至帶頭禁止福音傳播(含美國部分政府機構,「公立」學校,冒用「宗教中立」而限制,禁止教導福音等情形)。

#2 韻安 於 2017/09/02 01:37

韻安
Brandweer 你好,

同情你看見很多的不好的景況,因為我初信主時也有這樣的心情,所以我能體會你說的。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聚會,因為我知道聚會對於我們基督徒來說是很重要的,否則聖經不會教我們說「不可停止聚會」。

我曾經停止聚會,但還是又回到教會了。在教會一定會受傷,因為神沒有應許任何一個人來到這世上都不會跌倒。看看小baby學走路尚且要跌倒多次才能學會,就算會走路了也還是會有跌倒流血疼痛的時候,就算成了人,若是走路不專心,也是會跌傷、撞傷的,所以說,這世上誰不受傷呢?誰沒有罪呢?這世上也沒有任何一間教會能像早產兒的保溫箱一樣地永遠保護每一個人不受到傷害,因為我們是「在世上」,我們有罪;因為還有比受傷害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神要我們長大成人,沒有一個長大成人的人是都沒有受過傷害而長大的。被保護得好好的、沒有受過傷害的人卻反而沒有長大的機會。神造人的心是敏銳易感的,所以會受傷,所以會長大。當我愈長大的時候,才漸漸地看到這個世界跟我想的不一樣,它不是個育嬰室,也不是個保溫箱。你所求所想的那個不會受到傷害的地方,它並不在這世上。如果世界是完全和善美好的,主耶穌也不會說:「我差你們出去,如同羊羔進入狼群。」(路10:3) 我曾聽一位內地會女外國宣教士分享這句經文的體會是:「傳福音不能有安全感」。這是願意為著福音的緣故而離開自己舒適圈去到一個不同文化圈裡奉獻給主的體會。

沒有完美的教會,但至少還有合乎真理的教會,要用心找,而我相信你也能分辨,因為主的羊會分辨是主的聲音。

其實我們自己就是教會,因為教會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團契而成的,所以主耶穌說:「若是你們中間有<b>兩個人</b>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19-20) 因為主看重我們每一個人,也包含我們互看不順眼的弟兄姊妹。只要「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主說神必成全,這點明了我們覺得愈多人愈好的想法其實是個大迷思,重點其實是在「同心合意」,而不在人數多寡。

所以,因為我們自己就是教會,自己要先把自己顧好,才有能力來照看神的家。就先從好好遵照神說的不可停止聚會開始吧! 願主賜恩予你,帶領你到祂的家中。

#3 小小羊 於 2017/09/02 21:21

小小羊
綜合回應一下。

一、 補充Brandweer弟兄部分
弟兄分享得很好,我只稍微補充一下。

A. 關於『因信稱義』與『好行為』部分
1. 是『因信稱義』,不是『因行為稱義』
2. 即使得救了,在成聖領域,一樣是『因信稱義』,不是『因行為稱義』:
不能因為某信主者行為不佳,我們就認定對方沒有得救。
3. 但是,對別人與對自己標準不同:
『對別人』,我們不得因為人家沒有好行為,就認為人家沒得救;
『對自己』,我們假使信主之後沒有好行為,要小心自己是否真的得救。
4. 雖然是『因信稱義』,不是『因行為稱義』,但是,一個真正的得救者,必定會有好行為出來。只是我們不是上帝,無法知道別人行為改變多少,但卻可以知道自己改變多少。

B. 關於『實體教會』部分
1. 有罪的人間,沒有無罪無誤的教會。
2. 我們自己終其一生,都只是個有罪有誤的人,不是無罪無誤的人,所以沒有資格、也無法要求或尋找無罪無誤的教會。因為,就算有那種無罪無誤的教會,我們自己這有罪有誤的人一進去,就把它污染了。
3. 但是,我們確實可以嘗試去尋找『比較無罪無誤』的教會。但是,只是『比較級』,不是『絕對級』。
4. 既然是『比較級』,則每個人看重的重點不同。有人在乎教義,有人比較在乎關懷、、、,各人喜好與信心大小不同,所以沒有標準答案。
5. 聖經命令要守安息日,而且不準停止聚會,所以基督徒至少要努力達成『做禮拜』的最低要求(除非像重病、值班、、、、特殊狀況)
6. 起碼就是要找間實體教會去禮拜。
7. 我自己無法忍受靈恩派,但可以接受講台少量的新派,所以我會在比較級的教會中,尋找這樣的教會。
8. 我自己目前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在教會中投入,所以只當個最低限度做禮拜的基督徒,也不過問教會各種運作或提什麼意見。
9. 身為長老、執事、、、之類職份,當然就必須盡忠職守。但若是平信徒,要留意分寸,小心自己權柄有限,不宜對教會各種狀況做過多意見。要提意見,必須在『權柄範圍』與『教會體制』里,遵守規範。
10. 身為平信徒,常常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所以人家不理會我們的意見時,我們只能尊重。
11.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除非有特殊感動)。人家不想重用我們,我們就當個平信徒,好好裝備自己,躬耕潛讀,不問世事,等候上帝使用的時候。
12. 不管教會如何,栽培下一代一直是我很在意的領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對我而言,寧可當個小小耕耘的主日學老師,不必去硬要對成人分享人家不想聽的東西。有很多年的時間,主日學學生只有我自己兩個孩子和妻子,教室就是我自己家裡,上課時間是主日禮拜之後。教會沒有提供教室,自己家裡買塊白板,就是教室。

二、 韻安部分
這部分分享得很好,我沒有什麼補充,
只稍微講一下關於『我們自己就是教會』這部分。
1. 一般而言,我們通常比較不會這樣講。
2. 我們自己確實是『神的殿』,也就是說『神的殿』可以用在『個人』。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林前3:16)
3. 可是,若是講到『教會』這辭彙,一般來說,則是『群體』,比較不用在『個人』。
4.『教會』的希臘文原文是『ekklesia』,意思為下列(均具有『群體』的屬性):

1) 議會 ( 徒 19:39 )
2) (非正式的) 聚集,會合 ( 徒 19:32,40 )
3) (信仰相同的) 群體,會眾
3a) 舊約以色列會眾 ( 徒 7:38 來 2:12 )
3b) 基督徒聚集
3b1) 會眾
3b2) 教會

5. 教會有『有形的教會』與『無形的教會』,實體教會屬於有形的教會,古今所有聖徒均屬於無形的教會,我們大家在網路上的分享也是無形的教會的領域。
6. 教會可以人很少,但一般來說,還是必須有『群體』性才比較適合用『教會』這辭彙。

#4 韻安 於 2017/09/03 03:01

韻安
謝謝小小羊的教導!

我會說「我們自己就是教會」,印象中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看GoodTV播出的某個台灣的教會的主日講道的講員說的,什麼教會、哪位講員,具體細節全忘了,但這句話卻記住了。我不知道這句話的原意為何,我沒有很仔細地去想,就這樣分享了,不足之處抱歉,這句話確實是不太合意。

我原來分享是因我把這句話理解為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是教會的一份子,每一個基督徒都是教會的成員,這並不是一種膨脹、凸顯自己個人重要性的意思,反而是要表達,基督徒既是組成教會的一份子、成員,便對於教會的好壞有一份責任在。

教會的每一個基督徒都是重要的,沒有一個是不重要的,即使都是有罪有誤的人,但主卻收納我們。然而罪性還在,傷害還在,批評也還在,為什麼主容許這些不好的還在?沒有讓基督徒立刻都變成聖人,教會變成天堂?祂讓我們經驗罪惡以認識祂的良善恩慈是多麼神聖貴重而我們不配得,也顯明祂對我們的多多忍耐寬容;也是神因著祂的獨生愛子—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而對我們的接納與包容,祂(要我們)體諒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是人,並(知道祂)照著祂所造我們本來的樣子來愛我們,讓我們可以有從祂而重新認識自己(也認識別人)的機會,知道我們在祂心裏面是珍貴的;還有可以努力學像祂愛(跟我們不同的)人的機會,在努力學像祂愛人的中間而經驗祂在十架上對我們那無以形容的愛。祂說祂的國眼不能見,是因為祂的國就在我們心裡。又說我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我們是主的門徒了。

祂造的人是各式百樣的人,不是單獨的一種人,而是豐富多樣的,因為祂是神,祂揀選舊約先知、新約使徒寫下聖經來向我們啟示祂自己,66卷書,各種不同的人、教會,不同的特質、經歷、帶領。即如一個家庭、一對父母,卻生出各個不同性情特質與才能的孩子,雖然各不相同,卻同樣都是父母的孩子,彼此都是手足。但神所造的豐富多樣卻成了我們各自因為相異且無法互相理解包容的不足?因著主豐富的憐憫,祂容許有很多不一樣的宗派來接納很多不一樣的我們。還好,我們不是沒有去處,還可以有比較與選擇可以認識自己的限制。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不同的特質、經歷與難處,期望能被傾聽、理解、包容、接納、原諒、醫治…。因著各人的獨特性,每一個反應都是珍貴的表達。群體生活(聚會)可以訓練我們多理解別人。多一分理解,便多一分和解。無法理解時亦無妨,可以祈求十架的主與交託。聖經言不可停止聚會,是因為神是在我們穩定聚會的中間真實地造就、托住我們。

#5 韻安 於 2017/09/03 23:04

韻安
在網路上,文字很單純,我們彼此也見不到對方,只是見到文字,透過文字,交流意念,只要觀念想法一致,便比之見到真實的本人,還要容易接受的多。

但文字可以隱藏,偽裝,出一張嘴。

在實體教會,人與人真實地相互接觸、互動,整個人的狀態、行為、態度,卻比文字更清晰,一覽無遺。在文字中間沒有顯露的缺點,一見本人可能就原形畢露。而信仰的考驗恰正好是在我們生活的中間,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是知道,可是卻做不到。但信仰不是空口白話,空口白話是說謊。所以我們會需要參與實體教會,在與人真實互動的中間明白自己的不足,才有機會修正、改進。

聖經雖然只是文字,但主耶穌卻是真實地道成了肉身,來到這世上。
祂是完全地(降生)成為人的樣子,來到我們中間。不是只有文字。

所以網路的無形教會是不足的,一定要在實體的教會聚會,才能在信仰上長進。否則,說得再多,一切都只是貼在牆上的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聖經責備過能說不能行的信心是死的。

無論現實的教會有多麼多的缺點,還是家,是神在地上的家,就像你我所出生的家一樣,好像充滿了看不盡、永遠無法改正的缺點,但這缺點並不會讓這家就不是家,反而那些永存的缺點卻成了這個家」愛」的記號。

主耶穌說要彼此相愛,但實際上要做起來,卻是很難的,因為我們都是比較愛自己,為自己著想。主耶穌在逾越節的晚餐,祂說祂要被賣了,門徒卻互相爭論誰為大。

我長得圓圓胖胖的,若見到我本人,我就真的是」圓形」畢露。
而且我還不善交際應對,也不夠敞開,性格也有缺陷。
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胖子,即使我在教會,教會也是會有不喜歡胖子的人。
只是單純因為胖子丑,不好看。這我不怪人,因為這是人之常情。
但我也會受傷。但我沒有因此放棄聚會,因為教會裡還是有不看外貌、真心待我好的弟兄姊妹。我的不好、不足,他們也都很包容。我常常想到他們便覺虧欠。每次聚會我都會很開心。

神學理念、方向,固然很重要,但愛心也很重要。保羅有說,若沒有愛,就算不得什麼。聖經有神學,但聖經也說,神就是愛。如果教會的偏差還不致於被歸類為異端那麼嚴重,那教會就是學習彼此相愛的地方。我不否認有的教會在神學方面是有問題的,而有虧損,這方面小小羊已經教導的很詳盡,給我們在找教會時有方向。

願 神帶領 Brandweer 弟兄以及一切還沒有穩定聚會的弟兄姊妹都能夠回到一個能夠感受到包容、接納、有愛的家,真實地在神的家裡受到造就、成長。

在查不可停止聚會的經文時,我找到了唐崇榮牧師的講章:

希伯來書第五十五講

第二十五節,除了信、望、愛生活以外,二十五節提到什麼?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
「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什麼意思呢?停止慣了的人不感到聚會是必要的;停止慣的人感到沒有聚會很舒服;停止慣了的不感到停止聚會有什麼缺乏,有什麼虧損。但是如果你不像他們,你經常不斷在聚會中間得著長進,得著造就,你會越來越愛惜那些有價值的聚會。我們不可停止聚會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
宋博士有人問他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保持熱心?」他說「你像一塊火炭,火炭不要自己在旁邊燒,一下子就冷了,你要跟大家一起燒,越燒越熱!」他就是這樣解釋。所以他的意思,「不過自己一意孤行,不要自己一個人與人分開,你要過一個肢體的生活,常常聚會,聖徒相通,彼此勸勉,在聚會中產生一個肢體能夠在一起的生活。」所以「不可停止聚會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這是全本聖經唯一的一次提到「聚會不可停止」的經文,其他經文裡面沒有。基督徒是一個在世界上一個常常每一個禮拜參加聚會,不但有崇拜會,有禱告會,有查經會的這種的團體。
感謝上帝!不可停止聚會,這裡不是「最好不要停止」,這裡是說「不可」是一個命令式的,是 imperative,是不可停止聚會。所以每一個基督徒要尋找好的教會,每個禮拜要參加聚會,你一定要不可停止聚會。阿們?你一定要跟聖徒一直在一起,常常在一起,不可停止聚會。主日崇拜是一定不可缺少,一定要每周有一天敬拜上帝。當然,查經聚會不像主日崇拜那樣重要,主日崇拜是聖徒每一周聚集在一起敬拜上帝的地方,這裡說
「不可停止聚會,不要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有一次我在印尼一個城市佈道,當我佈道完了以後,第二天我上飛機場了,有一個人說「你上飛機場你會經過某一個醫院的,你要不要早一點去,有十分鐘為一個快要死的人禱告。」我說,「好啊。」我那一天可以早一點去,我沒有別的事情。他們就把我帶去,一進到醫院的時候,看到一個差不多六十多歲病得很重要快要死的人,我就看她,就傳福音給她,就跟他講解聖經的道,然後我說「你願意不願意我為你禱告?」她就點頭表示願意,願意的時候我就先唱一首歌,我平常為病人禱告總是唱「十字架」,或是唱「真有能力奇妙奇妙大能力……。」那一天不知怎麼樣,我不是唱那兩首,我唱什麼呢?「我雖然忘記主,我雖然忘記主,我雖然忘記主,主永遠不忘記我!」我到現在還不明白為什麼那一天我會那樣唱,怎麼會選那一首歌唱?後來不久以後我就明白了。所以現在的「明白」是明白那個時候是不明白的。那我唱完了以後她就哭,一直流淚,我就奇怪,我的聲音不好聽怎麼這樣感動 人呢?怎麼唱了一遍他就一直流淚呢?我就問她說,「你為什麼很難過呢?」她說「你唱的歌給我很難過。」「啊?我唱的歌害人很難過。」那麼人家病了我再給他難過我的罪就很大了。我說「為什麼呢?」她說「這首歌是我從前唱過的。」「啊,妳從前唱過這首歌?」我就明白為什麼那一天不唱「十字架」,不唱「真有能力」而唱那一首。好了,我說「妳在哪裡唱過?」「在興化。」「興化?」在興化的時候?「多久以前?」「三十六年前。」所以她二十幾歲離開興化的前一天,坐船到南洋去的前一天參加復興佈道會,宋博士講道。宋博士在奮興會裡面唱這首詩歌,「我雖然忘記主,主永不忘記我。」宋博士說「大家唱!」她也會唱。她說,「這首歌我唱過了。」多久以前?「三十六年前。」後來呢?「三十六年沒有唱了,今天聽你唱我就哭,我就想起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到過教會,曾經聽過宋尚節講道,曾經唱過這首詩歌。」以後呢?「我第二天就坐船到印尼,就嫁給一個不信主的人,就這樣三十六年沒有聚會,就這樣三十六年沒有做禮拜,就這樣三十六年不信主,不禱告,因為我丈夫不是基督徒,到今天,我病重的時候上帝派你來告訴我,我雖然忘記祂,祂沒有忘記我。」
我聽她這樣講,我也流眼淚。有時神引導我們到一個地方有祂美意,不一定是我們要去的。有時上帝引導我們到一個地方,就是那個地方有那個需要,那個人有這個需要,這個在永恆中多麼美的一件事,對不對?過不久她離開世界到天上去了。她見到主耶穌,見到保羅也見到宋尚節。然後他們就在講「奇妙,我雖然忘記,主永不忘記我。」主耶穌說「我永不忘記妳。」保羅說「是的,本來祂不忘記。」希伯來書說「祂永不撇下妳。」宋尚節說「我對妳唱過那首歌。」主耶穌說「後來我派唐崇榮再對妳唱一次!」唉呀!她歡喜快樂,感謝上帝!主的引導很奇妙,對不對呢?這種美,這種喜樂錢買不到的。
你事奉主有過這樣的喜樂嗎?你有沒有在人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呢?你有沒有在神引導的時候成為別人一生的幫助呢?你有沒有在那一去不返之前,在人生的道路中間你曾經作為神永遠的差使,做了一件永恆有價值的工作呢?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常常以為聚會不重要,常常以為只要熱熱鬧鬧就可以,那些好的聚會,那些真正使我們長進的聚會是很寶貴的,求主幫助我們,不可停止聚會,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我們要彼此勉勵,在聚會的中間,那些真正建立信仰,勉勵我們的靈性長進,能夠使我們彼此在光照之下,彼此在對照,在彼此建立的事情上,用愛心講誠實話的交通團契是很寶貴的。這樣的聚會,這樣的彼此建立使我們繼續不斷長進,看到自己的缺點,看到自己應當改正的地方。
「既知道那日子臨近」。
請你注意希伯來書很少提耶穌再來的事情,對不對呢?希伯來書有很多的特點,很少提「福音」,只有提救恩。希伯來書很少提「耶穌再來」,但是這裡提到一次,就是「那日子臨近。」他沒有提什麼日子。以後呢?在第十章結尾的時候會再出現這一類的意思出來,「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多就更當如此」。更當怎麼樣呢?更當彼此照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常常聚會,彼此勸勉,彼此建立。
願上帝賜福給我們,給我們做一個這樣的基督徒。

#6 Brandweer 於 2017/09/04 09:42

Brandweer
韻安姊妹,小小羊弟兄 平安,

感謝 韻安姊妹,小小羊弟兄教導「不可停止聚會」。
懇請兩位兄姊切莫過慮小弟「找不到教會」之問題。

小弟亦有讀過 羊兄教導「教會爛爛,詩班爛爛,而真理沒有問題」之教會。因「全然敗壞」,天下確無「完美」之有形教會。

自身不才,無誤上主面前,不「願」自以為是。縱然聚會之「彼此勉勵」功能缺失,倘若無身體狀況等阻礙「安全」前往禮拜之特殊狀況,小弟仍「願」積极參加禮拜,絕對聽從「聖經總原則」命令。

感謝上主,此處之教會乃中心化管理,且高層/官方雜誌亦有倒向「新派」。然新派教導,「少見」於「每周講台」。

無論如何,不可停止聚會,與聖經總則他種內容,小弟謹記,「不願」違反。

感激不盡!

–Brandweer弟兄

#7 韻安 於 2017/09/05 22:51

韻安
因為 Brandweer 弟兄先前的留言說了很多關於教會不好的問題,我乍看之下覺得好像有強烈排拒教會的感覺,因而忍不住留言,但感謝主您有穩定聚會,謝謝您包容我說話比較直接。願 主賜恩予您!

#8 莉莉 寄信給 莉莉 於 2017/09/15 03:29

莉莉
小小羊弟兄:平安! 請教一下記得一位清教徒寫的世人行善是他們從那可憐之人看到了自己。 您的文章里提到惟有信靠耶穌才能有行善的意志和力量。我一直抓不到重點。我能理解因信稱義。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那段經文您能否給一些引導。有人說最好的行善就是把福音傳給別人,聖經里的好撒馬利亞人,有好文章說在別人難過的時候給予鼓勵等等。與上帝同行,行神眼中看為的善,為了神的緣故愛神,為了神的緣故愛人。這些臨到具體事情的時候,善從伊甸園開始到現在是不是一種選擇?因為事情來的時候有時腦子裡一片空白。 當然一切行善的力量都是來自上帝,倘若沒有惡,行善本來就是應該的。到底什麼是行善? 不做惡,就已經是行善了,是不是要求太低了。謝謝!

#9 Brandweer 於 2017/09/15 19:21

Brandweer
莉莉姊妹 平安,

羊兄有寫多篇文章,

我們都像、、、

不要讓功德觀使好行為喪失價值

做好事,一定是上帝來的?

榮耀皆上帝的,罪過都自己的

此文章,有說明,行善「動機」錯誤,行為正確,「依然不可」。

且除「不作惡」外,「偷懶」,未有儘力積極行動,該做未做,亦屬「作惡」行為。

希望姊妹仔細閱讀,讀完所有觀點。

–Brandweer弟兄

#10 韻安 於 2017/09/15 21:51

韻安
謝謝莉莉姊妹的提問,這真是大哉問,也引發我去思想。

在基督的信仰里所說的行善:
因為 神的愛與善感動了人,柔軟了人的心,使人明白且願意從世俗的思維轉回到 神於聖經里的啟示與教導,願意照著 神所說的去行,這就是一種悔改轉離惡行歸向全善的 神的行動。善行出於 神的教導與感動,不是刻意去做,而是因為被 神的愛所感而自然行之。行善不易,然而靠著主的愛,便可以做出來,這便是基督的信仰行善之根源,因為 神是愛且全善的。

行善相關經文:太25:31~45、路14:12~14、路7:36~50、、、

其實更多的時候,行善是先從我們自己的生命改變做起。比如說,原本我很在意什麼事情,被踩到什麼點就被激怒,無法原諒,可以改變成能夠放下、寬容、與人和睦。本來是很在意自己的感受與得失,漸漸地,轉變成會為他人的好處著想,而不是那麼在意自己的感受與得失了。這種改變是 神所賜的恩典,因為是個人生命很大的益處。但這種改變並不容易,謙卑如摩西都會怒摔法板了,箴言也言:「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16:32) 其實行善就是 神做在我們身上的善,是祂的愛與善先感動、改變了我們的生命,然後賜給我們有能力行出 神所喜悅的美善,使人歸榮耀給 神。「我們愛,因為 神先愛我們。」(約壹4:19)

這個善又使我想到保羅與雅各所說的鏡子。
經文:林後3:17~18、雅1:16~27。
讀 神的話像照鏡子。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1:25)
唯有 神的話語、律法是善,詳細查考、研經,這真理必叫我們得著行善的自由。
若向 神有行善的心,其實這行善的心思是極其自由靈巧的。
只要我們能在 神的話上明白何為善,便能在行善上有極靈巧的心思行善。
像所羅門王的斷案:王上3:16~28。還有建造聖殿。

其實整本聖經都在教行善。雖然我們初時不懂,但若我們願意因著愛 神的緣故而照著去行, 神便會改變我們的生命。
聽道要行道。
聽道/到後行道便是行善。

願 主賜恩予我們!

#11 莉莉 寄信給 莉莉 於 2017/09/16 05:05

莉莉
先謝謝各位肢體! 我會把以上關於善行的文章列印出來,再配合威斯敏斯特信條十六章,花一些時間來學習。有不懂的地方我再來請教大家。願美善的主開啟我的心,使我能學好功課。願主賜福各位!

#12 小小羊 於 2017/09/16 21:23

小小羊
給莉莉:

一、記得一位清教徒寫的世人行善是他們從那可憐之人看到了自己
答:
因為我沒讀過這句,也不了解這句的意思,所以沒有評論。

以下開始綜合性講解。
一、 四種自由意志的階段、狀態(行善的意志)
1. 亞當犯罪前——可善可惡的自由意志(純中性)
2. 亞當犯罪後(以及此後所有的人類)——只能行惡、無力行善的自由意志
3. 信主之後—–可善可惡的自由意志(又獲得行善的自由意志,但依然受肉體影響,仍會行惡)
4. 到天堂之後—–只會行善,不會行惡的自由意志(完全純凈的自由意志,沒有任何惡念)

所以,沒信主的人,就算知道上帝標準的善,他們也無力去行出來。
事實上他們也根本不想行,因為沒有這種自由意志的意念。
豬只有豬本性的自由意志,沒有人本性的自由意志。
要求豬依照人本性的自由意志去行,根本就不可能。
只有DNA被改造、中毒的電腦程式被置換成乾淨的新程式,之後才有可能。

二、 普遍恩惠、普遍啟示 VS 特殊恩惠、特殊啟示
1. 普遍恩惠—–不管有無信主,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如:日光、雨水、空氣、、、)。有些則是某些人特別多(如:智商、美貌、生在富裕之家、、)。
2. 普遍啟示—–不管有無信主,所有人都能透過自然界知道一些關於上帝的事;所有人內心都有道德、良心、、、。
3. 特殊恩惠——只有信上帝的人才能享受的恩惠(好比:成為神兒女、蒙神引領眷顧、、),
4. 特殊啟示——聖經與耶穌基督。

三、 聖經中兩種『義人』(行善)的定義
1. 世人眼中的『義人』(行善)—–樂善好施、行為良好的好人。如:約伯、挪亞、哥尼流、、、
2. 上帝標準的『義人』(行善)——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四、 普遍恩惠、普遍啟示下的『善』(行善)VS 特殊恩惠、特殊啟示下的『善』(行善)
1. 要先判斷經文講的是哪一種的『善』(行善),有時是指普遍恩惠普遍啟示領域,有時是指特殊恩惠特殊啟示領域。
2. 即使是不信主的人,他們一樣有普遍恩惠、普遍啟示,所以一樣可以行出『世人眼中』的樂善好施之類善行。
3. 但是,世人那種普遍恩惠、普遍啟示下的善的標準與善行,不能使人得救。
那種善行,在上帝眼中,不過是『破爛的衣服』與『枯葉』,不能使人上天堂(稱義)。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
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6:8)
這裡應該是普遍恩惠、普遍啟示領域的世人。

五、 聖經里善的標準
只簡單介紹一些。
1. 依照上帝標準的善,不是依照世人標準的善
如:樂善好施,卻不是想到上帝,那此種善行無上帝眼中的價值
(海盜集團內部成員的幫助、愛心、誠實、、、,不能因此使海盜變無罪)
2. 知善不行,就是犯罪
『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

所以,『不做惡』這種標準,當然和聖經講的『善』差遠了。

#13 莉莉 寄信給 莉莉 於 2017/09/18 21:51

莉莉
謝謝小小羊弟兄的教導! 我基本上能開始抓到行善的重點了,還需要更多的學習。 有個問題麻煩問一下:就是人自由意志的第三階段,可善可惡,我很想知道這個時候的善是不是還是一種選擇。我知道第三階段是被拯救後的行善的意志,也知道是神恢復了我們的行善的意志。但在我們的本分上,行善又成了我們的選擇? 舉個例子: 認識一個姐妹,她溫柔善良,說話柔和,人也長得好看,在教會人見人愛的那種。為人處事總是替別人著想。我常常覺得她的善是骨子裡的,非常的自然。到底是神把更多的善給了她,所以她善,還是她選擇了善?那種行善都不知道自己在行善的善,是從哪裡來的? 我知道倘若我能行善,連我行善都是神的恩典和憐憫。就像我能信耶穌,連信都是神給的一樣。善良是不是一種選擇?謝謝你們!

#14 韻安 於 2017/09/19 00:43

韻安
看到小小羊教導,人在普遍恩惠與普遍啟示之下也知道要行善,突然心有所感。(若推論有誤還需請您指導,謝謝!)

普遍啟示—–不管有無信主,所有人都能透過自然界知道一些關於上帝的事;
所有人內心都有道德、良心、、、。

人在普遍啟示之下的行善,是因為 神造人有道德、良心,所以會救人、濟貧…,有法律、社會秩序…。

但自從人的始祖亞當違背 神的命令吃下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創3:6)之後,「罪入了世界」(羅5:12),「罪作王叫人死」(羅5:21),人就不斷犯罪,而所犯之罪並不能被所行之善所彌補、掩蓋,即如先知以賽亞所言:「我們都像不潔凈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我們都像葉子漸漸枯乾;我們的罪孽好像風把我們吹去。」(賽64:6)

因為犯罪,所以我們的良心是有虧欠的。
但這個虧欠卻是無論做多少好事都無法彌補的。
我們的良心知道做好事是應當的,但我們「肢體中犯罪的律」(羅7:23) 卻讓我們做不到良心的要求,以至於良心有虧欠,而無法彌補挽救,良心就敗壞了。(來10:22)

因著「肢體中犯罪的律」(羅7:23),使得我們行善有困難,不能行善(羅7:14~23),就連行善都是根源於因著犯罪而良心有虧欠而去行的,不是根源於善,而是根源於惡;不是根源於 神,而是根源於犯罪,為要立/彌補自己的義,這還是沒有脫離犯罪。

保羅於羅馬書第7章所寫活生生、血淋淋的屬靈掙扎,實在是可怕,也是提醒我們要小心,我們的行善不要出於自己、血氣、功德觀,而是要根植於信仰 神的話—聖經來行。我們的行善動機,與非基督信仰的行善動機不同,以免根基敗壞、草木禾稭…

信主後的行善不再是出於錯誤的動機—虧缺/敗壞的良心或要立/彌補自己的義,因為已經有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義了。但我們還是有罪有誤的人活在有罪有誤的世界,還沒離開世界脫離罪的影響,因為肉體的軟弱犯罪,我們還是要常常向主認罪悔改(約壹1:9,雅5:16),也不要放棄持續在主前有離惡行善(詩34:14,加6:9~10)的心志,主就一定會幫助我們,就像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一樣(約15:1~8)。

#15 小小羊 於 2017/09/19 16:19

小小羊
給莉莉:

到底是神把更多的善給了她,所以她善,還是她選擇了善?
答:
你問的問題,其實是很基本的『一切都是上帝預定,人還有自由意志嗎?』。
這問題的正確答案是:
1.『一切』都是上帝預定
2.但是,人依然有自由意志

二者如何調和,這是奧秘,人無法理解。
我們只知道聖經歸納出來的答案,就是這樣。

一、從神的角度 vs 從人的角度
我們來想像一個畫面:
有甲、乙兩個人,面對面站著。
你站到甲那邊,從甲的角度來看;
之後站到乙那邊,從乙的角度來看。

從神的角度出發來看事情,會看到——–『一切』都是上帝預定。
因為上帝是全知、全能、掌管一切、
掌管宇宙所有物質與大小事、掌管過去現在未來。

從人的角度出發來看事情,會看到——人有自由意志。
因為上帝沒從天上拿刀逼你,你也不是機器人無思考能力,
而是你用自己意志去決定。

但是,你『行善』的自由意志是來自上帝『積極的計畫、引導的預定』,
你『行惡』的自由意志是來自上帝『消極的許可、任憑』的預定。
都是上帝預定,但種類不同。
上帝是一切善的發動者,因為一切美善都是來自上帝;
上帝不是惡的來源,因為上帝不能犯罪,但上帝依然掌管一切惡。

二、
在天堂門前,你會看到門口有一個大牌子,寫著『信耶穌得永生』。
你必須選擇要信,或者是不要信。
進了天堂之後,轉過頭來,你會看到裡面的大牌子寫著『凡預定得永生的都信了』。
這時,你會發現,你會信耶穌,原來是上帝早就先預定你信了。

三、
我們不知道誰被預定得救、誰被預定不得救。

所以,人行善,是不是出於他的自由意志?
當然是!
但是,是不是上帝預定他行善,他才會行善?
當然是!

用個通俗的觀念來講:
一對戀人,彼此愛上了。
是不是被那隻愛神的箭射中的?
是!
是不是出於自由意志愛上的?
是!
愛神的箭是先發,但後面的反應也確實是出於個人的自由意志。

姐妹啊!你問的這些問題,已經屬於『教義類』,不是單純的『生活類』議題。
教義類的議題,『不可能』透過發問就學得會,
『一定』要下工夫去『學』的。
涉及預定論與自由意志的東西,不可能透過講道、自己讀聖經就學得會(除非天賦異稟)。
我們必須透過二千年來歷世歷代眾聖徒讀聖經所歸納累積的心血結晶,
才能掌握住這些教義。

你問的這些問題,園地其實都教過了。
你必須先努力去學習,建立基本觀念後,
之後遇到相關文章,再發問不懂的地方,這樣對你會比較有幫助。
畢竟,很多複雜教義很難三言兩語講清楚,
你若有基本觀念,大家比較好講解。

所以,請開始靜下心來,
把園地『預定論與自由意志』、『罪與因信稱義』分類夾的文章,
一篇一篇讀過。
你會發現,你大量的問題,人家都問過了、我都寫過了,而且寫得很清楚詳細了。
否則,你一定會發現,一講到預定論與自由意志,就算我寫了,
你一定會產生新的問題,而且會越來越多。

有學者研究過,基督徒的問題雖然很多,
但『預定論與自由意志』,一直大家非常感興趣的的部分。
偏偏,這也是大家最容易誤解、也很少人教的部分。
網路上,要找到把預定論與自由意志相關問題,講得比我簡單易懂的,恐怕也不多了。
要把預定論講得超艱澀、大家聽不懂,這種網路上很多,書籍也一大堆,
反正這類神學教科書大概都這樣。
但要講得簡單易懂,又不用花錢去買書,不用去神學院上課,完全免費的,這園地恐怕是極少數能做的選擇了。
我花了十年歲月,寫出一千七百篇文章,回應幾千則,信件無數。
這是獻給上帝,也是給所有華人圈弟兄姐妹的。
所以,請珍惜,並好好使用原地『過去的文章』吧!
該花時間閱讀、學習,就好好學習吧!

給有心歸正者的建議

發問與分享:如何在破除錯誤的根基後,重建信仰呢?

#16 莉莉 寄信給 莉莉 於 2017/09/19 20:48

莉莉
謝謝你們!給你們添麻煩了,對不起!我因為十年的時光,而且是非常追求的十年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受了靈恩派的教導,我離開教會的時候很孤獨,很孤獨。那個做內在醫治的牧師警告我不許質疑她的教導,她說周圍所有做內在醫治教導的都是她帶出來的,她說很多人都求她做。我只是一個平信徒,連小組長也沒當過。兩年前的我幾乎不上網的,也不擅長網路,最多看一下郵件。後來我在想內在醫治的教導多可怕啊,就這樣搜尋《內在醫治的可怕》,就搜到了小小羊弟兄的文章,我後來一有問題就習慣先看小小羊是怎麼教導的。我離開教會之後唯一的好朋友到今天還都相信郭美江撿鑽石的神跡奇事。
即使你教導的再簡單,明了,不代表我學習上就沒有問題啊。我遊覽過你所有的文章,有的文章我列印出來,讀了又讀,做筆記,思考又思考。我這幾天把聖經上所有善的經文都列印出來,在學習。昨天讀聖經詩篇33: 他是那造成( form )他們眾人心的,我就在思索上帝的預定。再一次感謝你們的寶貴時光,也再次的道歉給你們添麻煩了,對不起。以後不發問了。願主耶穌基督親自與我同在,願主祝福各位!也許這也是上帝的預定吧!

#17 小小羊 於 2017/09/19 21:22

小小羊
給莉莉:

「對不起。以後不發問了。願主耶穌基督親自與我同在,願主祝福各位!也許這也是上帝的預定吧!」

答:
你說出這種話,表示你並不了解預定論,而且是濫用預定這辭彙。
對於自己不熟的神聖教義,不要輕率濫用。
因為,『預定』是涉及上帝神聖主權的辭彙,
要非常謹慎。

並且,沒有人叫你不要問,
而是不要急,一邊閱讀、該背的背、該思考的思考,
慢慢發問。
該背的沒有背,就不容易學會。

另外教你一招:
有問題,就先寫下來,然後繼續閱讀文章。
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問題,在別篇文章被解答了。

之後遇到園地有新發表的文章,剛好與你問題有關,
你又不懂時,那時再發問即可。

否則,你沒注意到這篇文章主題是『基督教符合『宗教都是勸人為善』這句話嗎?』,
可是你的問題到後來已經變成『預定論與自由意志』了。
你沒發現越來越離題了嗎?

我一直很注意各篇文章里的回應,避免回應偏離主題太遠。
當然,我會有相當程度的容許範圍,
不是只能問和主題密切切合的問題,
但我心中有一把尺,一直在衡量離題程度的。
假使覺得會越來越離題,我會適時介入的。

這裡面每一篇文章都是公開的,會被人搜尋到的。
當裡面的回應出現太多離題的東西時,對閱讀的弟兄姊妹而言,會是良好的事嗎?

發問者當然不用考慮這麼多,
反正我會把關。
但是,一但我開始進行某種程度避免議題走向的控制時,
發問者遵守我的權柄即可。
這並不難,不是嗎?

這些都不是責備,請不要誤解。
同時,這些也沒什麼好丟臉的。

在這裡,除了教義錯誤會被糾正以外,
沒有弟兄姊妹會嘲笑別人的。

#18 韻安 於 2017/09/20 00:37

韻安
莉莉姊妹平安! 看到您如此用心學道,真的很感動! 其實這就是 神在您身上動的善工,是 神的預定,也是您的選擇,即如您說的那位善良的姊妹一樣,這就是信主後行善的自由。沒有信主的人不會渴慕 神的善道,只有信主的人, 神會給他饑渴慕義的心來追求與跟隨。這個問題,就像小小羊回答您的:從人的角度看,像是人的選擇,而 從神的角度看,則是 神的預定。我知道這很難懂,但小小羊教的那個天堂門前門後的比喻就很傳神了。當我們還未信主前,我們用人的角度看,咦,我們是有選擇的自由的;但,當我們進入信仰之門,我們會學習到用 神的角度來看, 主耶穌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15:16) 我們以為是我們選擇 神,但 神說是祂揀選了我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約15:16) 又說:「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2:13) 所以,我們從人的角度看,我們是有自由意志的,只是信主前沒有向 神行善的自由,因為不認識 神,但信主後就有行善的自由了,因為我們的心向著主,不再是向著自己與世界。而從聖經— 神的角度來看, 神教我們:「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 神所賜的」(弗2:8) 神的角度與人的角度,乍看似乎是矛盾的,所以會很難理解,我會想成,是 神給人有自由意志,所以 神可以向祂所揀選的人說話,祂給我們相信與順服祂的意志,在這個意志中間與祂可以有連結的關係,是祂造我們的美意。主耶穌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15:15) 所以,您若有不懂的,還是要持續提問,或分享,或交通,這也是行善,是順服 神讓祂在我們的心裡、生命里動善工,方才不辜負 神,也不辜負辛勤教導的老師。不要灰心,也不要急,好好學,學習是需要時間的,我來園地9年了,也被小小羊糾正過,雖然會覺得有挫折感,但我心裡知道那是為我好。還好有這個園地,要不然我現在也不知道怎樣了。加油! 我們彼此勉勵~ 願 神賜恩予我們~ 看到您之前的追求經歷很是心疼,主愛您,領您來此學真理,在這邊好好學,認真學, 神一定會帶領您走在祂的道上,不再迷惘困惑,因為真理必叫我們得以認識 神,得以自由~!

#19 Arsone 於 2017/09/23 09:05

Arsone
在台灣,「宗教都是勸人為善」是很常聽到的話,
這句話更是人們拒絕福音的託辭之一,更可避免一些因價值而起的衝突;
我認為,這句話是極不合聖經的。

撇除聖經所啟示的真道,是否算是宗教不提,
這句話確實暗示著所有的宗教都是相似的,
你有你的福音,我有我的法門,大家殊途同歸,何必需要福音?
然而,「勸」這個動詞,隱含著自力而非他力的意涵;
「為善」這目的,凸顯了人們認為宗教的功能,乃是教化。

聖經確實有許多關於行善、追求善的教導,
但從根基、本質而論,那並不是「勸」而得,
而是生命因聖潔、完全所行出來的結果(提後2:21、3:17),
在重生之前,我們的生命並無法、無能行善,頂多就只能立志而已(羅7:18);
因此,「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一語,
與基督福音使人照著上帝旨意、大能,有屬天生命,得聖靈更新的內容,實是南轅北轍。

再者,「勸人為善」就範圍而言,
也明顯小於聖經中所闡明的福音,
暫且擱置聖經中對善惡的標準,是否與這世界相同,
我稍微放膽的說,「為善」甚至不是福音的主要目的;
福音的定位,乃是上帝的大能,乃是拯救,而非勸善(羅1:16),
福音的主要目的,是要使上帝借著人得榮耀(太5:16、腓1:11),
使本該死在罪中的人得生命,使他的罪因歸在無罪的羔羊身上而得赦免,
使他因信基督而得稱義,使他因上帝兒子的工作而得以與上帝相和、成聖潔。

神與人、天與地、義和罪、生與死、聖與俗,
這些雖然和善惡有關,其範疇卻遠比善惡更廣;
因此,「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相比於福音,不僅極之狹隘,
且將宗教的目的限於社會功能面,即是以人本為出發點,
但聖經中關於屬天、屬靈的事,則不在這句話的關注之列。

因而我認為,這句話是極不合聖經的。

願大家主里平安喜樂

日誌信息 »

評論已關閉。        

相關日誌 »

沒有評論

抱歉,評論被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