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8:32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 »
2012年12月4日上帝、耶稣

13,043 views

基督耶稣的一个位格和神人二性 — 迦克墩会议 (转贴)

大公教会正统,基督神人二性之奥秘,并不是对玛利亚终身童贞及肉身升天论之佐证及前设。

迦克墩会议信条的形成(Chalcedon Creed, 451)

正如“三位一体”的教义,基督耶稣的一个位格和神人二性联合的奥秘也一样被许多人视为谬论。在早期教会中,持谬论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A.诺斯底主义(或神哲主义 Gnosticism):此派发轫于一世纪,风行于二世纪。在他们的信仰里有强烈的二元论,主张有一位至高纯灵超越的上帝和一位并不认识这最高上帝但创造了物质世界的神,就是造物主(Demiurge 这位神是旧约中的耶和华的歪曲形象)。物质的世界是这一位低等的,很可能是恶神所造,因此,所有的物质都是邪恶的。然而在物质世界仍可以找到灵界的余种,也就是人的灵魂,是高级的、纯洁的世界所产生出来的火花。这些灵魂只有靠着善神的救工才能得拯救,并脱出物体。这位善神的救法,就是从众光的国度中差遣一位使者来到黑暗的世界。他们认为基督就是这位使者。对于基督,他们有许多看法:有时他被视为一位属天的存有,在世出现时,只是看去像人,并没有实质的形体(幻影派的说法)﹔有时又被视为一位属世的人,却暂时有更高的权柄或灵体在他里面,如克林妥(Cerinthus)在小亚细亚所传讲:他说耶稣是个普通人,但“基督”像鸽子降临在他身上。因基督是不能受人间痛苦的,他在被钉十字架前离开了耶稣。(爱任纽 Irenaeus 在《驳异端》讲过一段轶事:使徒约翰某次在以弗所赴浴,一听说克林妥也在那里,未待洗澡就冲出来喊著说:我们快逃吧,免得澡堂倒塌,因为真理的敌人克林妥在里面!)

主后三、四世纪,亚历山大之长老亚流(Arius 256-336)成为这派之首。他否认耶稣是神,声称神只有一位,耶稣就不可能是具有神性的圣子,而只是为神所造的一位次等的神。他的本性,与神的本性相仿,但并不相同﹔他的地位虽较一般凡人为高,但仍是隶属神之下(又称隶属论)。主后325年,在亚他那修(Athanasius)的大力驳斥亚流派底下,尼西亚大公会议(Council of Nicea)把亚流派学说定为异端﹔后经381年的康士坦丁堡会议修正(驳斥老底嘉主教亚波里拿流 Apollinaris 的异端。他认为神的灵取代耶稣的属灵部分,耶稣的身体则属于人性,因此耶稣不是一个完全的人),成为基督教会正式的信经。此信经指出:“。。我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都是借着他造的﹔他为要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因着圣灵,并从童女马利亚成为肉身,而为人。。”

B.撒伯流主义(Sabellianism)或形态论(Modalism):此派以撒伯流(Sabellius,约主后200年)为首。他们相信神只有一位,但并不否认耶稣的神性。他们认为,这位独一无二的神,在历史的过程中,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内,以父、子、圣灵三种不同的姿态向人显现。在人看来,神似乎是有三位,实际上却只是神显现的形态不同而已。他们声称,在旧约时代,神以圣父的形态向人显示﹔当基督在世的期间,神以圣子的形态显现于世﹔最后,当基督升天之后,五旬节开始时起,神以圣灵的形态显露于世。

这种学说受到亚他那修(Athanasius 296-373)和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354-430)的驳斥。他们一方面反对亚流派的隶属论,坚称圣子和圣灵乃是与圣父在本性上完全同等﹔另一方面反对撒伯流派的形态论,坚称三位有其同时并永远的存在。亚他那修信经(Athanasian Creed)清楚表明了他们三位一体上帝的信仰:“。。我等敬拜一体三位,而三位一体之神。其位不紊,其体不分。父一位,子一位,圣灵亦一位。然而父子圣灵同一神性,同一荣耀,亦同一永恒之尊严。。如是,父是神,子是神,圣灵亦是神。然而,非三神,乃一神。。。父非由谁作成:既非受造,亦非受生。子独由于父:非作成,亦非受造﹔而为受生。圣灵由于父与子:既非作成,亦非受造,亦非受生﹔而为发出。。。且此三位无分先后,无别尊卑。三位乃均永恒,而同等。。”

C.双重位格论:这种论说起自康士坦丁堡的主教涅士多留(Nestorius 386-451)。耶稣的真神性与真人性他都接受,只是他把两性作为道义上的“连接”或意志上的合并,而不是一种基本上的“结合”。虽然他从来没有把基督分为“两个儿子”:神之子与马利亚之子,他拒绝把耶稣这个人的人的行为与所受苦难归给基督的神性。他反对把马利亚称为“神之母”,因为那样做等于宣称神性可以由一个女人产生,或者说上帝可以只是两三个月大的婴儿。涅斯多留以令人敬佩的现实观念将基督的神性与人性清楚区分,但他未能把二性约化为福音中显然不能区分的独一耶稣基督。对他来说,两性也是两个位格,基督这人并不是神,乃是神性的持有者(theophoros),而基督被崇拜,不是因为他是神,乃是因为神在他里面。所以,耶稣具有两重性格,他也必定具有两重位格,在耶稣身上,两种生命同时存在,并肩而行。如果要作更严格的评估,他的重点其实是强调基督的人性,要高举耶稣基督的人格、敬虔与道德,但却将他为神又为人的救主,就是一切属灵能力、恩典与救赎的根源,完全抹杀。“注:涅斯多留教派在五世纪受伊斯兰教迫害,在唐朝(公元635年)传入中国,当时称为弥尸诃教(弥赛亚音译),1625年在今西安发现景教碑,记有其事。因此又称“景教”。”

D.单独性格论:此派以犹堤干(Eutyches 或译“欧迪奇” 380-456)为首,他是康士坦丁堡一个年老的修道院长。他攻击“结合之后仍有二性”的说法。他几乎使用“一性”(基督一性说)的说法,认为基督的人性完全为神性所吸收,就像一滴酒掉进大海一样,或说溶成第三种非神非人,神与人联合结晶而成为“神人性格”。

他的说法在主后448年的君士坦丁堡会议中被定为异端,但他不服,就上诉罗马主教利奥(Leo the Great)。于是利奥主教发表了他对基督位格的声明,又称“大卷”(Tome)。此声明成为后来召开的迦克墩会议(451年)上草拟基督位格的迦克墩释义的一个主要文件,利奥依照主流信仰说明基督具有完整的人性,也具有完整的神性,但并非分裂的位格。

迦克墩信经(Chalcedon Creed, 451)(抄自《历代教会信条精选》,主编赵天恩,执编马兰英,译者赵中辉,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出版,1998年)

《迦克墩信经》是于公元451年召开的第四次教会议会中制定的。当时有不同的基督论产生,造成了东方教会的混乱,其中犹以涅士多留(Nestorians)及犹堤干(Eutyches 380-456)为最主要的困惑﹔前者宣称基督具有神人二性并双重位格,乃是为了要保持基督人性的完整。后者则站在相对的地位,宣称基督只有一个位格,但也只有一个神性,因为他的人性已被神性盖过,就如同一滴醋落入在大海里而消逝一般。而涅氏已在431年召开的以弗所议会中被定为异端,故犹堤干则成为迦克墩议会最主要的背景。

此议会的召集人是罗马皇帝马仙(Marcian 396-457),参加的有来自东方教会的主教500人及教皇代表数位。起初大家一致通过接纳尼西亚信经,利欧的《大卷》及区利罗(Cyril of Alexandria)写给涅氏的信件,为基督论的正统,并无意重新制定信经。但是马仙及政府的代表认为若不重新清楚的诠释基督论,则不足以解决教会的纷争,极力要求重定信仰告白,于是议会决定制定迦克墩信经。

此信经的重点有二:一则它极力维护基督单一位格的完整,二则它全然强调基督神人二性的分别。基督从神性而言与父神同质,但就他的人性而言,他与人类同质,而此二性是“不相混乱(inconfusedly),不相交换(或不改变unchangeably),不能分开(indivisibly),不能离散(inseparably)”的,并且此二性是存在于一位格之内。因此,犹堤干派被定为异端。

《迦克墩信经》并未解释基督神人二性的奇特性,但是它制定了一正统的模范,并显出救恩之所以可能,正是因为基督是神也是人﹔因此,此信经成为基督论正统的准则。

迦克墩信经

我们跟随圣教父,同心合意教人宣认同一位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是神性完全人性亦完全者﹔

他真是上帝,也真是人,具有理性的灵魂,也具有身体﹔

按神性说,他与父同体,按人性说,他与我们同体,在凡事上与我们一样,只是没有罪﹔

按神性说,在万世之先,为父所生,按人性说,在晚近时日,为求拯救我们,由上帝之母,童女马利亚所生﹔

是同一基督,是子,是主,是独生的,具有二性(two natures),不相混乱(inconfusedly),不相交换(或不改变unchangeably),不能分开(indivisibly),不能离散(inseparably)﹔

二性的区别不因联合而消失,各性的特点反得以保存。会合于一个位格(one Person),一个实质(one substance)之内,而并非分离成为两个位格,却是同一位子,独生的,道上帝,主耶稣基督﹔

正如众先知论到他自始所宣讲的,主耶稣基督自己所教训我们的,诸圣教父的信经所传给我们的。(抄录完)

迦克墩信经对基督位格和性格的声明

A. 耶稣基督只有一个位格。

B.耶稣基督有一个完全的神性,也有一个完全的人性,而这两个性质是不相混乱(inconfusedly),不相交换(或不改变unchangeably),不能分开(indivisibly),不能离散(inseparably)。

(1) 两性不相混乱(inconfusedly)- 好比心之与物,不能相混,变成一个非心非物的东西。同理,基督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也是不相混乱,变成非人非神的怪物。当我们说基督耶稣是“神人”(God-man 或 theanthropic Person)的时候,指的是他的“位格”,而不是“性质”。

(2) 两性不相交换(unchangeably)- 基督耶稣的神人二性绝非如上述的犹堤干(Eutyches 380-456)所说的,“人性已被神性盖过,就如同一滴醋落入在大海里而消逝一般”,或神性被人性加诸其上,以致神性有所亏损。按照圣经的道理,道成肉身以后,主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仍然各自保持其完整性,绝没有发生转换变化。

(3) 两性不能分开(indivisibly),不能离散(inseparably)- 基督耶稣的神人二性的联合在神学上被称为 Hypostatic Union。这种联合不是道德的或交感的联合,也不是暂时的和不定的联合。这种联合发生在一个位格之内,好比身体和灵魂构成一个人一样﹔神人二性也构成一位基督。从人的情况而论,一个人的人格,乃在起灵魂,不在躯体﹔同理,主耶稣基督的位格乃在其神性,而不在人性。“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约一:1)﹔圣子从太初便是三一真神之一位。他是有位格的,他是一个“神人”,并非仅具一种“神性”,他乃是上帝取了人性,在肉身显现,这便是“道成肉身”。所以主耶稣的人性,乃是无位格的﹔并未和一个“凡人”联合,而乃是和“人性”联合。因此,主耶稣基督只有一个位格并无两个位格。神人二性,即联在一个位格里面,所以乃是永远相联不可分离的。“道成肉身”乃是圣子永远取得人性,他复活升天,乃带着他荣耀的人性升到他的宝座上面﹔他还要有形有体的在荣耀里带着他的人性再临。(取自章立生博士《系统神学 – 基督论》)

orange


天主教耶稣会教士来华晋见皇帝又被收纳为宫廷的教师,益处是避免异端造成破坏,害处是政教定于一尊的传统因为教义和儒道思想融合,而在称义和成圣双方面都失去了有力的武器,终于中国还是经历了两次人民的革命,以及破坏力最强的文化大革命。至于说是资产阶级或是无产阶级革命,本质上解决罪恶问题的方法是差不多的。
到了十九世纪西方帝国殖民主义达到巅峰,中国排外的气氛浓厚,宗教改革的传统反而因为受到压制而得以生存,今日中国大陆家庭教会的发展说明了以北京城为中心的政教思维并不见得合乎上帝的心意。

Posted by 基督徒 at 2012年12月5日 11:36

不好意思,最后的第三点我有一点理解的问题。
文中大致的意思好像说耶稣的人格来自衪的神性,而他的人性是没有位格的。
我的问题是:
(1)灵魂带出人格
(2)耶稣的灵魂和身体是属人性的部份
那神性的位格是如何取代了人性的位格?
还是说耶稣灵魂中的位格从一开始就是神性的?
或是奥秘领域?
感谢赐教。

Posted by 主里弟兄 at 2012年12月7日 09:50

给主里弟兄:
我们还是回到信经、信条的条文内容。
否则,我们很多表达与理解,有时很容易发生偏差。
“他真是上帝,也真是人,具有理性的灵魂,也具有身体﹔
按神性说,他与父同体,按人性说,他与我们同体,在凡事上与我们一样,只是没有罪﹔
按神性说,在万世之先,为父所生,按人性说,在晚近时日,为求拯救我们,由上帝之母,童女马利亚所生﹔”
迦克墩信经这样的表达,应该很清楚且完整,我们就是这样记、这样信即可。
“神性的位格是如何取代了人性的位格? ”
答:
这个问题应该问错了。
取代?
应该是‘取’,不是‘取代’!
假使是‘神性的位格取代人性的位格’,意思就是人性的位格本来就存在,后来神性的去取代人性的。
假使是‘神性的位格取了人性的位格’,意思就是神性的先存在,后来取了人性的。
但是,不管是神性的位格还是人性的位格,这通通都错误!
文章里已经讲得很清楚,‘只有一个位格’,没有‘神性的位格’和‘人性的位格’两个位格。
我们讲的,是‘神性’和‘人性’,不是‘神性的位格’和‘人性的位格’。
基本上,关于基督神人二性,就到此为止,不需再做讨论。
否则,很多词汇表达的问题,就会制造出一大堆问题。
真正要讲解基督的神人二性,不可能三言两语讲清楚。
这是历史上花了几百年时间才解决的,我们不可能几句话就很清楚。
因此,只要基本观念有,而且是正确观念,那就可以了。
想更进一步了解的话,就必须自己去查神学书籍了。
什么是正确的观念、基本的观念?
就是信经、信条的内容。
这些重点抓住就够了。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12年12月7日 17:14

日志信息 »

评论已关闭。        

相关日志 »

没有评论

抱歉,评论被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