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感觉平安,就一定是上帝来的?
‘感觉平安’,这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但却是华人教会常讲的东西。
结果,几乎都不可避免带来两种情形:
1. 以感觉当成上帝带领的唯一依据
2. 反智
我不是说‘平安的感觉’不能做为上帝带领的依据,
而是这种‘感觉’若不经过检验,基督徒很容易在这种感觉中被蒙蔽。
事实上,圣经从来就不废弃‘理性’,也不废弃‘感觉’。
也就是说,‘理性’和‘感觉’,是同时都要放在评估里的。
‘感觉平安’,这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但却是华人教会常讲的东西。
结果,几乎都不可避免带来两种情形:
1. 以感觉当成上帝带领的唯一依据
2. 反智
我不是说‘平安的感觉’不能做为上帝带领的依据,
而是这种‘感觉’若不经过检验,基督徒很容易在这种感觉中被蒙蔽。
事实上,圣经从来就不废弃‘理性’,也不废弃‘感觉’。
也就是说,‘理性’和‘感觉’,是同时都要放在评估里的。
有传道人在文章中讲述这样的观念:
希西家王对巴比伦打开门户,赞成开放交流,
后来导致巴比伦侵略犹大国得逞。
先知以赛亚为了保护同胞,反对和巴比伦交流,
所以进行某种程度的“锁国”劝诫(只锁巴比伦,不锁其他)。
无奈希西家王不听,最后终于导致南国犹大被巴比伦并吞。
所以台湾不能当盲目交流的希西家,要当有自我保护意识的锁国的以赛亚。
是这样吗?
问题:
我们教会各小组共同使用一本有问题的书当教材。
我对上级提出质疑,并引用大量圣经经文指出该书的错误。
上级说:
“即使这本书有不合圣经真理的地方也好,我们只要把不正确的部份筛选,再将正确的部份教导弟兄姊妹就好”
上级又说:
“你花那么多时间在这些没造就性的地方,不如花时间去看圣经吧”
(隐私已去除,内容有改写)
这世界的主人是谁?
这是‘天父掌管的世界’,还是‘魔鬼掌管的世界’?
问题出在指哪个领域。
我用一个类似的观念,大家就可以理解:
我们‘信主得救’之后,到底是‘无罪的义人’还是‘有罪的罪人’?
答案是——- 二者都是。
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这是用在‘称义’,还是用在‘成圣’领域上?
这些年来,我有时就会思考‘背十字架’的意义。
我发现,主耶稣所说的‘背起十字架来跟随我’,是那么的真实。
很多时候,苦难是来自于自己的错。
这种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是,当信仰到一个阶段时,有时会发现:
常常有很多苦难,根本与自己的罪无关。
好比主耶稣,一个无罪的人,竟然要背上痛苦的十字架。
更令人心碎的是,没有人能了解祂的痛苦。
台语长老会的圣诗,目前有两个版本。
2009年出的,通称‘新圣诗’;
1964年出的,通称‘旧圣诗’或‘圣诗’。
目前台语长老会,许多教会依然使用旧圣诗。
新圣诗的推行目前仍有很多阻力。
诗歌部份的争议,不是本篇文章的关注点。
我今天要提的是几乎不太有人注意到的‘启应文’部分。
继续阅读 »